黄芪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1128黄精知识
TUhjnbcbe - 2021/9/2 14:08:00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黄精(学名:Polygonatumsibiricum),又名: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为黄精属植物,根茎横走,圆柱状,结节膨大。叶轮生,无柄。药用植物,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

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干燥。

大黄精呈肥厚肉质的结节块状,结节长可达10cm以上,宽3~6cm,厚2~3cm。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具环节,有皱纹及须根痕,结节上侧茎痕呈圆盘状,圆周凹入,中部突出。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淡黄色至黄棕色。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鸡头黄精呈结节状弯柱形,长3~10cm,直径0.5~1.5cm。结节长2~4cm,略呈圆锥形,常有分枝。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半透明,有纵皱纹,茎痕圆形,直径5~8mm。

姜形黄精呈长条结节块状,长短不等,常数个块状结节相连。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状茎痕,直径0.8~1.5cm。味苦者不可药用。

黄精除去杂质,洗净,略润,切厚片,干燥。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淡黄色至黄棕色。切面略呈角质样,淡黄色至黄棕色,可见多数淡黄色筋脉小点。质稍硬而韧。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甘,平。归脾、肺、肾经。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中医主治

1、阴虚劳嗽,燥咳:黄精甘平质润,善滋阴润肺,又能益气,故尤宜用于咳嗽日久,或虚劳久咳,干咳少痰,短气乏力,气阴两虚者。

2、脾虚之面黄倦怠,食少无力,或津亏之口干食少,舌红少苔:黄精既能补脾胃之气,又能养脾胃之阴。

3、消渴:黄精滋阴生津,善治阴虚内热之消渴。

4、肾虚精亏之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头晕耳鸣,目暗眼花,须发早白及小儿五迟等证:黄精滋肾填精而强壮固本,用于肾亏诸症。

5、体虚羸瘦:黄精有滋补强壮作用,又为治虚弱羸瘦所常用。

6、黄精还可用治风癞癣疾等病证。

7、西医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癌、反复呼吸道感染、妊娠咳嗽、百日咳属于肺阴虚者,糖尿病属于肺胃阴虚证者。

相关配伍

1、黄精配沙参:黄精既补肺阴、润肺燥,又滋肾阴、益肾气;沙参既能养肺阴、清肺热,又能养胃阴、生津液。两药配伍,可增强滋补肺肾,滋阴生津的作用。适用于肺阴不足,燥咳少痰,舌红少苔等。

2、黄精配百部:黄精长于滋补肺肾;百部善于润肺止咳。两药配伍,可增强滋补肺肾,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肺肾阴虚,潮热盗汗,劳嗽咳血等。

3、黄精配枸杞子:黄精长于滋阴润肺;枸杞子善于滋肾益精。两药配伍,可增强补虚而益精气,润肺而止咳的作用。适用于肺肾亏虚所致腰酸遗精,咳嗽等。

4、黄精配制首乌:黄精甘平,能补诸虚,填精髓;制首乌甘涩,能补精血,乌须发。两药配伍,可增强补精血,填精髓,乌须发的作用。适用于病后虚嬴,精血亏虚,眩晕心悸,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

5、黄精配生黄芪:黄精能补脾益气;黄芪能补中益气。两药配伍,可增强补脾益气的作用。适用于脾气不足之倦怠乏力,纳呆食少等。

6、黄精配山药:黄精能补脾益气;山药善益气养阴。两药配伍,可增强益气养阴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等。

7、黄精配玉竹:黄精长于滋阴润肺;玉竹善于生津止渴。两药配伍,可增强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的作用。适用于脾胃阴虚,口干食少,饮食乏味,大便干燥,舌红无苔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入丸、散熬膏。外用:适量,煎汤洗;熬膏涂;或浸酒搽。

注意事项:中寒泄泻,痰湿痞满气滞者忌服。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干燥。

炮制方法

1、黄精: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略润,切厚片,干燥。

2、蒸黄精:取黄精,洗净,置笼屉内,蒸至棕黑色滋润时,取出,切厚片。

3、炙黄精:取净黄精片用清水漂1夜,煮后晒至五成干,拌蜂蜜润1夜,放锅内隔水蒸至透为度。

4、酒黄精:取净黄精片用黄酒拌匀,置炖药罐内,密闭,隔水加热或用蒸汽加热,炖至黄酒被吸尽;或置适宜容器内,蒸至内外滋润,色黑,取出,晒至外皮稍干时,切厚片,干燥。每黄精片kg,用黄酒20kg。

5、黑豆制黄精:

(1)取黑(黄)豆置锅内熬取浓汁,加入黄精用文火共煮(豆汁平过药面)至水尽,取出微晾,再置容器内蒸5-8h;或豆汁拌浸黄精,润至透心,蒸至内外呈滋润黑色,取出,切厚片,干燥。每黄精kg,用黑(黄)豆10kg。

(2)或取净黄精片浸泡2d,每日换水1次,取出,将黑豆煮水取汁,合煎12h,取出,晒至半干,再加熟蜜及白酒各5kg,共兑化拌匀后,蒸至呈黑色,无麻味,晒干;或取净黄精用米汤泡透心,淘净后加入炒香之黑豆,加水与药平,用微火煮干,筛去黑豆,再蒸至上气,取出日晒夜露,晒干。每黄精片kg,用黑豆30kg。

(3)或取净黄精置锅内用水泡透后煮沸,去水,加生姜、黑豆煮2h,晒半干,加蜂蜜与水拌匀,蒸至黑亮为度。每黄精片kg,用蜂蜜15kg,黑豆10kg,生姜5kg。

6、熟地制黄精:

(1)取净黄精置适宜容器内,蒸至带黑色,晒半干,露1夜,如此反复3次,再加入熟地膏拌匀,润1夜,蒸至黑透,晒,露1次,晒干,每黄精片kg,用熟地膏24kg。

(2)或取净黄精置锅内,加蒸熟地的汁与药平,用文火煮至药汁被吸尽,内外呈黑色,用时再切片。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蒸黄精、炙黄精、酒黄精、黑豆制黄精、熟地制黄精密闭,置于通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以上内容源自摘自《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和《中国药典》等文献。

相关论述

1、《别录》:“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2、《日华子》:“补五劳七伤,助筋骨,止饥,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单服九蒸九暴,食之驻颜。”

3、《道藏神仙芝草经》:“宽中益气,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体坚强,其力倍,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下三尸虫。”

4、《药物图考》:“主理血气,坚筋骨,润皮肤,去面黑,目痛,眦烂。”

观赏价值

黄精具有发达的贮存养分的根状茎,易于林下和盆栽观赏。早春时节,植株破土而出,吐新纳绿;春末夏初,黄绿色花朵形似串串风铃,悬挂于叶腋间,在风中摇曳,甚是好看;其花期可长达20d,花谢果出,由绿色渐转至黑色、白色、紫色或红色,直至仲秋,满目芳华,别具魅力。从赏花到观果长达半载,是不可多得的观赏佳品。将其作为地被植物种植于疏林草地、林下溪旁及建筑物阴面的绿地花坛、花境、花台及草坪周围来美化环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1128黄精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