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馨怡
8月7日,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市充分发挥道地中药材资源优势,在全市8县(区)广泛种植柴胡、丹参、甘草、黄芪等30多种特色中药材,稳步扩大规范化种植规模,提高品质质量和种植效益。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各县(区)通过中药材种子种苗供应、协助土地流转、定额补助、培训提升栽培技术、承诺协助销售等扶持方式,引导农民种植中药材,提升困难群众参与中药材种植的积极性。全市连片种植中药材万亩示范基地1个,亩以上基地3个,亩以上6个,亩以上8个。
市内16家药品生产、加工、营销企业在开展中药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同时,新进驻镇原县的甘肃天欣堂医药有限公司投资万元建成两座中药材成品库,从3月开始收购中药材,入库余吨,目前正在建设饮片车间和药材深加工车间;甘肃恒烽公司与北京天士仁公司合资建成中药材加工厂,引进中药材烘干、金银花茶等深加工设备6套,预计今年8月份全面启动生产线,10月份加工食品全面上市;西峰制药公司在西峰工业园区新建新的生产线,目前土建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航评;庆阳神州同泰药业公司在驿马工业园区建设新厂;正宁县步天医药公司已通过GMP认定。
同时,全市中药产业扶贫工作有序推进,各药材种植合作社把贫困户组织起来,形成利益联合体,推动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目前全市有中药材产业合作社个,其中种植合作社个、养殖合作社2个。华池县的板蓝根、黄芪,镇原县的万寿菊,庆城县的金银花、北京菊,宁县、正宁县的柴胡、丹参、牛蒡子等药材,在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