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应声虫确有其虫,古书中的一种复读
TUhjnbcbe - 2023/11/15 21:23:00

“应声虫”这个词我们都知道,是比喻那些没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比如说,老师在课堂上说一句,下面的孩子跟着说一句,有的是真学进去了,有的就是“应声虫”,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应声虫”实际上是有“实物相对应的,它的故事说起来还有几分吓人呢。

宋朝时,淮西人士杨勔在中年时得了一种怪病,他每每发言应答,肚子里就有个声音跟着小声重复一句,开始人们还以为他自带回音效果呢,后来人们发现,他肚子里这个回音的音量越来越大,杨勔也开始担忧起来。

一天,他遇到一位道士,说了几句话,道士就发现他的怪病。道士说道:此发声之物有个名字,叫“应声虫”。如果你再不及时治疗,恐怕病会越来越厉害,你的老婆孩子都要跟着一起遭殃了。

杨勔愈发害怕,忙深深施礼问道:请问仙长,有什么办法可治此病?

道士笑道:只有一个办法——多读书。

杨勔一愣。道士又道:哦,是多读医书,最好是讲药性的本草医书。

杨勔称谢不已。道士临走时说道:记住,不要默读,一定要读出声音来。

等道士走了,杨勔便赶快叫人找来一大堆草药书,大声朗读起来。

杨勔每读一句,肚子里的“应声虫”就跟着念一句。杨勔早就习惯了这种情况,可是眼瞅着满床的草药书他有点犯愁,也不知道读到什么时候才有效果,更不知道这应声虫到底怕什么。

忽然,他灵机一动想,不如我先把这些草药名念一遍吧,等于是先通读一遍大纲。

于是再次大声朗诵起来。

*参……*参;黄芪……黄芪;当归……当归,甘草……甘草……

看来,只要杨勔有精神读,应声虫就奉陪到底。

不知不觉,天色暗淡,已是掌灯十分,杨勔有心熄灯睡觉,一想起此病不除竟然会祸及家人,便又继续振作精神读下去。

乳香……乳香;没药……没药;木香……木香;槟榔……槟榔;五倍子……五倍子;雷丸……

杨勔一惊,发现好像没有听到回声。他揉揉眼睛,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犯困,搞错了,又大声念道:雷丸!……

果然,真的没听见回声。杨勔暗想,不会吧,这不是应声虫的风格呀……莫非,应声虫对雷丸有什么想法?

杨勔急忙凑近书本,只见“雷丸”下的注释写道:

雷丸,又名雷公丸,味苦寒。主杀三虫,逐毒气、胃中热……生山谷中。

“杀三虫”,杨勔暗想,难道这个应声虫怕雷丸不成?他合上书本,似乎明白了道士的用意。

第二天天刚亮,他就起身来到药房,同这里的药工、坐堂医生攀谈起来。他不聊别的,直接就说起了雷丸。聊天时,他发现昨天的情况依然重复,说别的话,肚子里总有回声,可是一提到“雷丸”,肚子里的声音就会“暂停”。

老药工告诉他,雷丸,是生长在竹子根上的一种类似蘑菇的菌子,看上去不太好看,有点像兔子拉的一堆粪便。入药必须晾干,干燥后质地特别坚硬,外面是黑褐色,切开,里面是白色;味道苦。这药确实是一味杀虫良药。

杨勔忙让医生给自己开了个带有雷丸的药方,拿了药便走。

果然,吃了几次雷丸后,应声虫彻底沉默了,不知道是不是被杀死了。

后来,杨勔把自己跟“应声虫”战斗的事告诉了他的一位朋友,他的朋友又辗转告诉了另一个叫彭乘的人。彭乘听了,不太相信,他想,先别说雷丸能治应声虫,有没有应声虫这玩意儿都难说。

不过,后来他经历的一件事让他有点相信了。那天,他远行来到一个地方,看到一群人正围着一个叫花子有说有笑,原来叫花子正在“表演”一门独门绝技:只要一说话,肚子里就有个声音跟着“复读”。

众人看得有趣,纷纷给叫花子扔些钱和吃的。彭乘却心生怜悯,想起了杨勔治应声虫的事。等众人散去,他对叫花子说,花子,你这病叫做“应声虫”,有办法治的,只要弄些雷丸就行。

没想到叫花子却说:什么,让我看病,我看它干嘛?多亏有这个应声虫,没它,我靠什么讨饭吃!

彭乘摇了摇头,只好作罢。雷丸到底能不能治应声虫,他终究没有得到一次实际验证的机会。

故事改编自《续墨客挥犀》等书,虽是怪谈,也是寓言,更可长些博物见闻,茶余饭后,一笑,足矣。

想来,所谓“应声虫”还是指人体的肠道寄生虫,只不过传说故事给它以夸张变形。寄生虫生于肠道,肠道经常咕咕有声,于是便会被人们附会传说成是声音是由虫子发出的。

而应声虫还有讽刺意味,读书人多读书明理,便可除去寄生在身体里不懂装懂的“应声虫”;乞丐乃卑贱无知之人,过日子也无需真学问,就算能做个“应声虫”,也很不错了,已经属于高出同类人的技能了。

更重要的是,故事纵然荒诞不经,却令人知道,雷丸这味药真的是有杀虫疗效的,它正是蛔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的克星。

1
查看完整版本: 应声虫确有其虫,古书中的一种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