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天气仍处于中末伏,暑湿、湿热未消,而秋凉、秋燥的脚步也越来越近。调理方面,主要是从调脾胃、化湿邪入手,同时需顺应“秋季之肃杀,对应肺收敛功能”,以敛肺润肺为主,调脾化湿为辅。
推荐靓汤四款:
◎黄芪*参茯苓瘦肉汤
材料:猪展g、黄芪50g、*参30g,茯苓30g。
点评: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肺气不固,肌腠疏松,加上昼夜温差变大,表现为容易感冒或者稍活动就容易出汗,比如过敏性鼻炎的人群。此汤能益肺固表,又可健脾化湿。
◎石斛淮山百合猪骨汤
材料:石斛30克、鲜淮山克、百合30克、北杏30g、猪骨克。
点评:肺燥容易使皮肤干燥、鼻燥咽干等。此汤可滋阴润肺,方中石斛、淮山药清补之余,又可化湿。
◎五指毛桃淮山煲鸡汤
材料:五指毛桃50克,茯苓30克,鲜淮山克,老母鸡1只,蜜枣3个,姜片3片。大便烂,可以加芡实30克,鲜莲子50g。
点评: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临床上常见由脾虚而导致肺脾两虚,表现为全身没力,大便稀烂,咳嗽,气短,痰多,甚至怕冷、舌淡胖苔白等。此汤循“培土生金”法,通过补脾益肺,脾气旺则肺气容易恢复。
◎白果核桃芡实淮山猪骨汤
材料:白果30g、核桃克、芡实30克、鲜淮山克、猪骨克、生姜3片。
点评:肾主纳气,为先天之本,一身气之根。肺肾两虚者表现为气短或气喘,活动后更为明显,头晕耳鸣,腰酸腿软。以此汤调理,有补肺益肾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