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昨日,有网友问起肩周炎一事,今在此与大家分享一则名医医话——肩关节周围炎,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肩周炎属于中医学“痹证”范围,但古代文献亦有在痹证之外,另立“肩背痛”、“臂痛”名目者。民间称之为“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一般对肩周炎多按痹证治疗,效果欠佳。
其原因就在于大多数肩周炎患者以虚为本,风寒湿痰瘀为标,如果仅仅祛风散寒逐湿化痰行瘀,则本末倒置。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男子“六八阳气衰竭于上”,
学中医的人何人不知?但每每将此二语草草读过。
古往今来,唯清人叶天士能于此会意,提出“阳明络虚”的观点,如《临证指南医案.肩臂背痛》:﹀
﹀
﹀
我在叶氏启发下,进一步考虑到肩周炎的病变,在骨、筋和肌肉,而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人至中年以后,脏气渐亏,气血不足,尤为突出的是阳虚而失温煦,筋骨肌肉皆失温养,营卫空疏,风寒湿邪乃得乘虚而入;病久,留连不去,则更变生痰浊、瘀血,以至有形之邪,阻于经隧,故肩周疼痛不已,上举、外展、内旋、外旋受限。﹀
﹀
﹀
肩周炎可配合针灸推拿等外治法,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我在德国时曾买过一种叫ABC的膏药,其成分即是辣椒(脱去色素)。据德国医生告诉我,他们在多种药物试验中,发现以辣椒效果为最好。所以我采用我国自制的伤湿止痛膏之类膏药,嘱患者撒上一层辣椒粉再贴,效果不错。热熨药包我也常用,能饮酒者也可以饮用药酒。热熨方及药酒方如后:热熨方:生川乌,生草乌,刘寄奴,伸筋草,红花,乳香,没药,白芷,羌、独活,赤芍,骨碎补,细辛,桂枝,干姜各等分,研为粗末,白酒四两拌匀,装入布袋内,每袋重约g,放锅上蒸10~15分钟,取出,稍晾一下,趁热熨患处(注意不要烫伤),早晚各1次。酒药方:桑莶酒。姜黄45g,桑枝g,当归60g,三七30g,五加皮60g,红花60g,海桐皮60g,骨碎补45g,羌、独活各30g,川芎30g,赤芍45g,肉桂30g,苍术30g,炮附子30g,豨莶草g,木瓜45g,乳香15g,炮南星30g,黄芪g,黄酒或白酒5斤浸泡10天后取饮,每次一两,1日2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