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一看,药味还是比较多的,甚至有点杂乱无章,但只要稍微分一下组,整个方子的立意一下子就清晰明了了。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药同用,就是大名鼎鼎的补气健脾第一方四君子汤。这四味药就像是工匠一样,可以把房子的地基打的高一点,房子盖的高了,它的潮气就没那么大了。
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又加了一味黄芪,黄芪干嘛的,它可以补气,可以把屋顶的漏洞填补上,让它不再往下滴水。
这是第一步,健脾胃。
半夏可以化痰,痰湿粘在脏腑经络里,就像一根筷子上沾满了油星,半夏就像是清洁剂,可以把油星溶解。
陈皮化痰的作用虽然比不过半夏,但它可以行气,使得气行则湿化。半夏和陈皮作为一对老搭档,一个负责把痰湿化开,一个负责把化开的痰湿往下推,往下排。这是第二步,去痰湿。泽泻利水,它牢牢地守住人体的下焦,可以把痰湿水饮导入膀胱,通过小便排出去,等于是把下水道通开。黄连味苦,有一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一句话道尽了黄连的苦味。不过,黄连味道虽然不好,但是它可以清火清热。身体有点儿热气了,牙龈肿痛了,口舌生疮了,只要是实实在在的火气,就到药房抓上点黄连,放到锅里熬煮,煮好以后喝下去,身体里的那股火气很快就熄灭了。升阳益胃汤这个方子妙就妙在它里面加了不少风药,防风、羌活、独活、柴胡都是风药,你看自然界的风一吹,是不是就感觉凉快一点,就没有那么燥热了。风药还能祛湿,李东垣是这么说的,诸风药皆是风能胜湿也。《内经》里面也提到,风能胜湿。假如地上有一滩水,风一吹,很快就蒸发掉了。风药的加入能把这个房子里的湿热之气吹散。这是第三步,清湿热。还有特别关键的一个步骤,升阳。升阳靠谁?就靠这几味风药。李东垣对于风药的认识源于他的师傅张元素,认为风药能散又能升,就像你能感受到的自然界的风一样,清扬开泄,动而不居,浮而不降。所以李东垣特别擅长使用风药,在他看来,风药的作用可不仅仅局限于祛湿,还能升阳,因为“风者,春也,木也,生发之气也。”比方说,柴胡。
柴胡秉春气而生,春天的时候草长莺飞,万物复苏,它就带有一股升发的,向上的力量,柴胡在这个时候从地下冒出头来,扶摇直上,所以柴胡的药性也是往上走的,能把脾胃的清阳之气往上宣发。不过,风药药性偏燥,容易伤阴,所以李东垣这里又加了滋阴的白芍,用白芍来制约风药的温燥。升阳益胃汤都能治疗哪些疾病呢?李东垣是这么说的:“脾胃虚弱,怠惰嗜卧;时值秋燥令行,湿热方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心不思食,食不知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乃阳气不升也。”概括一下,就是脾胃虚弱、湿邪不化、阳气不升导致的神疲乏力、头昏头重、口干口苦、不思饮食、骨节酸痛等等。这样的人舌苔大多是厚腻的,甚至有一点发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