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近半个世纪间,以化疗和靶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晚期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虽然治疗效果显著,但是,由于肿瘤存在诸多的耐药机制,药物治疗最终会使肿瘤产生耐药抵抗,使药效大幅降低[1]。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解决肿瘤耐药抵抗已成为目前肿瘤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一、肿瘤为何会产生耐药性?听听西医怎么说微观分析和精准测序是西医针对肿瘤耐药机制研究的优势。
现代医学认为,肿瘤细胞在“繁殖”过程中由于自身基因组的不稳定,而造成繁殖过后的肿瘤细胞的基因与正常细胞的基因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2]而导致原发性的耐药;
另一方面,肿瘤细胞内部的功能分子调控不平衡也可导致肿瘤产生耐药性,如基因突变和信号通路异常、分解治疗药物的蛋白质能力增强、DNA修复程序启动以及细胞自我消化激活等[3]。此外,肿瘤细胞外部微环境改变,如低氧、免疫抑制、细胞因子释放等亦可导致肿瘤治疗抵抗[4]。
最初,西医处理肿瘤耐药的方法是将有可能增加抗癌药物效果(协同增敏)或能降低肿瘤耐药程度(逆转耐药)的“老药”与抗癌药物联用。目前,已被证实具有协同增敏或逆转耐药功效的“老药”有二甲双胍、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等)、氯喹等[5]。但此方法因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疗效不稳定,还需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考证。
除了上面所说的联合用药,更换新的抗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更多且较为成熟的克服肿瘤耐药的方法,临床治疗效果也较为满意。但对于不同类型肿瘤,寻找新的不会再次使肿瘤产生耐药性的抗癌药物难度往往较大。
因此,寻找一种多靶点、多通路、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的克服肿瘤耐药的方法或药物已成为当前肿瘤治疗领域急需解决的难题。而中医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阶段性的作用特点,因而在抗肿瘤耐药方面,中医药受到了医疗界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