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农村中草药种植技术,黄芪的栽培和管理方法
TUhjnbcbe - 2025/5/12 17:43:00
白癜风医院那里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ー、黄芪:别名绵院、绵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英黄芪,以根入药。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的作用。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黑龙汇、吉林、辽宁、宁夏、甘肃、内蒙古、青海、四川、西藏等省区。

二、植物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主根深长,圆柱形,稍带木质。棕红色。茎直立,上部分枝。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叶柄部具披针形或三角形的托叶;小叶6~13对,小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卵圆形,全缘。总状花序腋生;花蝶形,淡黄色。奖果膜质,半卵圆形被短毛。种子肾形黑揭色。花期6月,果期7月。

黄芪切片

除上种外,部分地区栽培入药的为蒙黄芪。与上种主要区别在于具小叶12~18对,通常为椭圆形,且较小;托叶为三角状卵形。菜果无毛。花期6~7月,果期7~9月。本种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河北、山西、西藏等地。

三、生长习性:喜(凉爽气候,耐早,耐寒,怕热,怕涝。野生于草原干燥向阳的坡地,在东北地区多生长在稀疏开阔的柞树林中。裁培地块的土质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水力强的中性质壤土为宜。黏土和重盐破地不宜种植。

四、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黄芪是深根药材,根长达3~4尺。故应选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壊土栽种。前深耕并施展肥或堆肥每亩斤、过磷酸钙50~69斤作基肥。翻耕后,粑细整平,做畦。

(二)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种子硬实较多,吸水力差,出苗率较低。种子萌发不喜高温。14~15°C左右为发芽适温,若放在恒温20°C的条件下,虽可出苗但不展叶。黄芪种子硬实率与采种期有关,应在种子呈褐色时采收,如种子老熟变为黑色带斑点时则成为硬实,很少发芽。为了提高出苗率,播种前应催芽处理,将种子浸于50°C的温水中,随时境拌至凉。加水量应浸没种子。浸泡小时,再将种子捞出装入布袋内催芽而后播种。或用砂子摩擦种皮,也能加速发芽。

播种期分春播和秋播。以地冻前播为好。有灌水条件的地方春季8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播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黄芪栽培

(三)间套作:黄芪种子小,出苗慢,幼苗细弱,怕强光。如有荫蔽条件,容易成活长大,故山西晋北一带多采用混播,即于6月下旬把黄院与油菜、亚麻或荞麦混在一起播种。由于油菜、亚麻生长快,可以给黄芪遮荫避风,而且可减少杂草的生长,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每亩播种量为黄芪籽2.5斤,油菜籽2斤,混合条播,行距1。5尺。开1寸深沟将种子撒入,盖土1寸压紧即可。若单种黄芪,第年在畦埂上种玉米遮荫。

(四)田间管理:黄芪虽耐旱,但在苗期需要一定量的水分,否则不出苗,或因干早而死亡。灌水不能过猛过大,应勤浇少浇。北京地区春季播种后灌水2~3次。雨季应注意排水。当苗高4~5寸时间苗,按株距4寸左右定苗。雨季前培土。施肥除第一年播种时施基肥外,第二年早春于行间仍需沟施圈肥或堆肥,每亩~斤。

黄芪开花

(五)收获加工。采种:播种后第二年于6~7月间花结籽。晋北8~9月种子变褐色时采收。晒干脱出种子,放于通风干燥处贮。

播种后4~5年秋季从落叶到霜降或春季解冻后萌芽前均可采挖。但以生长6~7年者质量最好。如种植年限太长根部黑心,质量降低。挖时宜深刨以防折断根部。收获后切下芦头,抖净泥土,晒至半干,堆积1~2天再晒,直到晒干为止,剪去侧根须根,扎成小捆即成生黄芪。以身条干,粗长,质坚而绵,味甜,粉性足者为佳。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村中草药种植技术,黄芪的栽培和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