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伤寒杂病论半夏经方理论实践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可以喝咖啡吗 https://m.39.net/disease/a_9103995.html

《神农本草经》引述半夏,一名地纹,一名水玉。有人说它就长在地上,随地都有,三三五五的,所以就象地上的纹路一样所以叫地纹。采收下来的生半夏,像是那种贝壳质地的,一颗一颗玉珠子一样,所以叫水玉。一般药房买到的半夏就是制半夏,有泡制过然后切成薄片的。

要特别跟同学讲半夏的生、熟问题。因为在经方,半夏的选取其实还蛮要紧的,甚至可以说蛮要命的。张仲景用的是比较生的半夏,现在的制半夏,开到药里效果都很差。所以要学经方的话,半夏我们必须从制造过程开始聊起。

半夏:味辛、平。因为吃了以后比较容易口渴,所以就觉得它是热的。不过也有一些人是说半夏是制过的比较热,没有制过的就不太热,基本上我们就先姑且遵从《神农本草经》说它的“平”的药性。因为当它是“平”也好,因为张仲景用的方剂,调寒热都是用别的药调,不会拿半夏来调整这味药的寒热。如果需要这味药热一点的话,放一些干姜,吴茱萸药就会热,要它寒的话,放黄连黄芩黄柏生地黄会寒。所以我们暂且放过它是温性还是平性的问题。

它的毒性还蛮厉害的。生半夏,嘴巴舔一下,味道好像淡淡的,有一点像是碱水的味道。多舔两下,大概过3分钟到5分钟,舌头里面好象被钉子刺穿一样的痛。半夏的生药材是很猛的。古时候解半夏毒用生姜!把老姜的汁打出来,忍痛吞之。

其实半夏毒比附子的毒还好打发,在汤剂里几乎煮一煮就没有了。比如葛根加半夏汤,张仲景就写一个字“洗”,半夏最厉害的部分就是它表面有一点小纹路小坑洞。把半夏在水里一直涮一直洗,换换水,泡一泡,像淘米一样洗,洗到摸它的表面不再有滑的感觉,那就可以入药去煮了。再经过煮的过程,就会安全了。张仲景的做法就是一个“洗”字。

后代人制造半夏,做法叫做“汤洗”,就是用热水洗,有些书是写“汤洗七次”。烧一小锅热水,拿一个金属的筛网,把半夏放进去,像涮羊肉一样,汤水沸腾,涮一次起来,涮七次就处理完毕了,可以丢下锅去煮汤药了。

清朝的陈修圆,先把生半夏外面的粗皮洗掉,然后加生姜汁跟甘草水浸一天一夜,然后洗掉,再用河水泡,一天换一次水,泡三天,再拉起来滤干,蒸熟,再晒干切片,一年之后再用。因为陈修园是清朝的人,时方家使用半夏会觉得越陈越好。经方没有什么越陈越好的说法。

有一个东西在时方派也是陈久的比较好,就是陈皮。所以时方有一个方子叫做二陈汤,就是陈皮加陈半夏,用来祛痰的。半夏无论在经方、时方,都是祛痰药的系统里很重要的角色。

半夏的药性,半夏是在夏天到一半的时候采收,一年之中的气从阳要转入阴的时候采摘的,所以它是个由阳入阴的植物,所以半夏的功用为“通阴阳”。作用在身体的效能,叫做“宣开滑降”。因为张仲景用半夏的机会很多,将来一个方剂一个方剂去认识,到时候半夏怎么用同学一定会非常清楚。

当呕吐的时候,半夏可以定点止呕,这是最基本的用途之一。人吃进去的食物,相对而言,身体是活着的,食物已经死掉了。那身体就是阳,食物就是阴。当身体可能在某一个状况之下,不适应外来的食物,不受纳它就要把它吐出来。如果用它“通阴阳”的角度来说的话,就是让身体跟那个食物能够结合在一起,不把彼此当作是异类,来受纳它。以通阴阳的角度来讲,它的止呕是这个角度。有痰饮又加上呕,张仲景的方里面常常是用半夏跟生姜一起用,如果痰饮又呕还加上晕眩的话,加一味茯苓下去,日后读伤寒论会越来越熟悉这些相对关系。

半夏处理痰饮可以跟另一个系统的治疗痰饮的药来相提并论。苓桂术甘汤,治疗晕眩。它也是痰饮阻在中焦,可是为什么没有半夏呢?因为如果身体里面有痰饮,是因为消化机能比较弱,没有办法好好地吸收消化这些水,乃至于累积出来的。那这个痰饮的根本是消化机能太虚弱。当然要用茯苓,白术增强身体的吸水功能,这样才是治本的做法。包括桂枝去桂加苓术汤,或者是五苓散,真武汤,都不用半夏。会用到半夏的方,那个水就好像是一时多出来的,那个水干脆就丢掉了,不要回收来利用,那就用半夏了。

在张仲景的方剂

里可以看到一个通则,同样是去痰饮的药,口渴的人是不用半夏的。有一个例外,在《金匮要略》里有用到半夏,是温经汤,它也不是说渴,而是说嘴唇干,嘴唇干其实不等于渴。它的所属的身体区块跟口渴所属的区块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用的桂林古本,温经汤里没有放半夏。所以就完全没有例外出现了。

一般药房买回来的熟半夏其实也要洗的。因为熟半夏会用明矾水泡过,吃了明矾的味道,有些人会反胃,明明是治呕吐的药反而吃了之后会让人更反胃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半夏到底要煮多久比较不毒?一般汤剂、一般煎煮的时间就够了,比如说小柴胡汤要煮很久,因为它要10碗以上的水煮到六碗,然后捞渣再煮成三碗,然后小柴胡汤里面也有姜,煮一锅差不多煮两个钟头,那又煮得久又有姜,半夏的毒性就确定不会成问题了。

其实中国历代,半夏就有很多种不同的炮制法,什么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各种说法都有。但因为我们学的是张仲景的药法,而张仲景的药法就是用生半夏会比较有效,用制过的半夏比较没效。所以我们现在那么多种半夏的炮制法其实不太需要去探讨了,分个生熟就好了。

“伤寒寒热”比较代表性的是小柴胡汤的“往来寒热”,因为小柴胡汤证,它的病位比较聚集在人体所谓的三焦区块,从有形的角度来说,就是人的淋巴。半夏可以加速淋巴的清理,把那些不要的脏水代谢掉。所以治疗往来寒热很有用。

“心下坚”,古时候说心下就是胃的地方,觉得闷闷胀胀的,其实往往就是胃里面有太多的水代谢不掉,或者是胃的组织里面有水肿的现象,仲景的几种泻心汤,好几个方里面都有半夏的。那放了半夏就可以把这些水代谢掉。

“下气”,让气能够下去。《神农本草经》有一些药物它是治疗的是“上气”,气往上冲,往上冲的状况往往是发生咳嗽,“咳嗽,咳逆”就是气往上冲的现象,像五味子,肉桂,射干,芫花,杏仁,都是主“上气”,就是让气能够沉下去的药。另外还有一个药也是主“上气”,就是菖蒲。菖蒲比较特别一点,能够让心的区块的能量打到下焦去,能打到肾那么远,那是菖蒲的功用。半夏的主“下气”,就不是阻止气上冲,而是让气能够下去。就是让身体能够受纳它,让那个东西能够“滑降”,所以治呕吐,治反胃。

张仲景虚劳篇里面的黄芪建中汤,用半夏是怎么回事?身体已经是属于很虚劳了,肺里面如果被痰粘住了,那吸一口气,身体能得到的氧气就很少。就要把肺里那一层保鲜膜撕掉,肺才能够接受新鲜空气,身体才有氧气。所以虚劳的情况下的肺,要用半夏把它清干净,人才能呼吸顺畅,从这个角度黄芪建中汤要补到肺,也会用到半夏。那半夏能够直接补肺吗?当然不行,它只是间接帮助人呼吸。

喉咽肿痛,在时方里用半夏的机会不太多。但在经方里面是特别能够发挥半夏的这种功能。在少阴篇的地方,有好些个治喉咙烂掉的方,里面是桂枝、半夏同用的,而且用的是生半夏。半夏跟桂枝这些药物合在少阴的喉咙痛,其实这是张仲景给我们后代的人一个很重要的提示。今天一般时方流行的中医,大概都觉得喉咙痛得不得了,扁桃腺痛得不得了,那就是发炎,要清热消炎。可实际上,拿个灯泡照,会看到扁桃腺都已经象长口疮的,一块块白白的破洞很明显。会用针的人,拿一个三寸针,对准那些烂的地方,左右各扎几针,让它出血,往往第二天就已经完全不痛了!如果它真的是发少阴的话,就会遇到这样的状况。

那就意味着它那些已经烂掉的肉里面有一些已经淤死的血跟淤死的组织塞在那边,乃至身体好的营养再也通不进去了,所以就没办法长回来。把那些脏的血放掉之后,反而气通了,血通了它有机会长回来。而这样一种扁桃腺的烂掉,就跟我们一般认为的细菌感染的发炎非常不同类。

扁桃腺的能量,大多是由身体的足少阴肾经在供应的,所以当少阴肾经受邪的时候,扁桃腺这个地方就得不到足够的生命能,它就变成在那边处于一个死亡的状态,就是那块扁桃腺的肉先死掉了,然后才开始烂。那块肉死掉其实是生命力

没有通进去,当然要先把少阴病治好,把少阴经打通。张仲景的选择就是用开通的药。要把这些不好的组织跟淤血都推散,才有办法把扁桃腺救回来。相反用消炎的药不一定能够救到,还是痛得要命。所以在少阴病的喉咙痛,特别能够发挥半夏的这种功用,把淤住的部分打开。所以开跟宣的功用在半夏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至于说实际上怎么用这些药方,少阴篇遇到了再学。

头眩,胸胀,咳逆,肠鸣,这些多多少少是关系到身体的痰水,或者说痰饮的代谢不良,用了半夏就会有一些效果。肠鸣的话,张仲景治杂病的方有一个附子梗米汤,里面就有半夏,就是治疗肚子会咕噜咕噜响的。那是肚子里有寒气,寒气也包括一些需要丢掉的水气,所以就用半夏。

另外这个止汗就不好意思了,因为历代无论是自汗也好,盗汗也好,用半夏为主轴的方,至少我还没有怎么看到。可能是在医学的发展之中,又发现很多比半夏更好用的方、药物存在,所以后来改用别的。

临床上面比较有效的方子,是治疗乳痈初起。就是现代医学叫做急性乳腺炎,妇女的乳房忽然有发炎化脓的现象的时候,是用生半夏一钱到两钱,葱白两根到三根,一起把它捣烂。右边乳房发炎,就把它塞到左边鼻孔,左边乳房发炎就塞右边的鼻孔,每天塞两回,每次在鼻孔里面留半个钟头,临床上一般来讲两次到三次,乳房发炎就会消掉。

比较没有用的就是,中国历代医书都讲说,生半夏把它捣碎,用来涂眉毛,可以治疗眉毛不长,眉毛脱落。这个大概就是说说吧,也没有人真的拿来玩。

还有一个,生半夏粉撒在伤口上面能够立刻止血。不过我觉得还是去买点云南白药回家放着吧。不然的话,张仲景有一个治金疮的,王不留行散,止血效果也很好。

半夏“通阴阳”的药性还有一点可以讲的。半夏秫米汤是中国最古老的几个方之一了。《黄帝内经》黄帝问伯高,为什么有人会睡不着觉。伯高的答案也很周全,开始解释人的身体怎么样产生营气,怎么样产生卫气,详细的部分回家翻阅。人白天时候,身体外面有一层卫气能量场,在保护身体,到了晚上的时候,卫气会缩到营气里面,就是缩到有形的肉身的血脉,比较精致的营气里去休息。就是说身体里面的阳,能不能够回到阴里面去休息,就关系到是不是能够睡得着的问题。所以后来也有一个中医说法叫做:“胃不和则卧不安”,就是说你的胃如果不调和的话你就话睡不安稳。是用半夏秫米汤,

张仲景泻心汤的理论就是说,因为脾胃属土,土气就是金木水火四气交融产生的一种状态。中焦有力量的话,阴跟阳就能够交通,如果中焦死了,阴跟阳就隔开了。所以张仲景的泻心汤是治疗中焦无力,乃至于造成阴阳隔绝的状况。象心下痞,为什么叫做痞?就是易经有一个否卦,天地否,阴跟阳位置互不交融,所以会叫做心下痞。所以胃不和也代表,中焦的阴阳沟通的路径有问题,那放了半夏进去就能够帮助阴阳融合。阴阳能够通的话,就可以增加人睡着的几率。

当然治失眠的方很多,辨证点也不尽然完全相同。所以同学也不要期待一个半夏秫米汤能够包医所有的失眠。不过用得好的话,半夏秫米汤是一个副作用很小很小的方,如果有效就大赚而特赚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