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伏阁受读桂枝加黄芪汤治黄 [复制链接]

1#

桂枝加黄芪汤方

敏敏

桂枝加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主治黄汗,两胫自冷,腰以上有汗,腰髋弛痛,倘有物在皮中,剧则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黄疸初起,发烧恶寒,脉浮自汗;气虚感觉风寒。

辨证重点:汗出恶风比桂枝汤证更显然或见黄汗者。

黄芪芍药桂枝汤方

黄芪五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右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投合,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留神烦,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只者,以苦酒阻故也,以琼浆醯易之。

桂枝(去皮)三两,白芍三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甘草(炙)二两,黄芪二两。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霎时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按:由本条可知,黄芪有祛黄影响甚明。但黄疸脉浮者,亦实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时机,临证时宜适入采用之,不成不知。

临证加减

外感表虚,加白术、防风;

气虚较甚,重用黄芪,加*参、自术;

黄汗、黄疸,加茵陈、栀子、黄柏;

冷汗,倍芍药,加当归;

多汗,加浮小麦。

临床运用

临床报导尚见于医治糖尿病多汗症、自汗、冷汗、呼吸道感化、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频发室性早搏、心房纤颤等病症。

当代药理研讨证明,桂枝加黄芪汤水提液对离心蛙心在少量时有显然的振奋影响,能使心肌压缩幅度增大;大批运历时,可以使周全心脏抵御,心跳中止。

原文《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9条:“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烧,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冷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烧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烧不只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倘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金匮要略·黄疸病》第16条:“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瓜蒌桂枝汤医例

临床首要用于医治伤风、黄汗及心律反常等病症。

1.伤风:以桂枝加黄芪汤加减医治夏日气虚伤风78例。3日内体温复原一般且无反跳则为全愈:成果:全愈49例,好转9例,失效20例(此中失访11例),总灵验率74.3%。(《国医论坛》年第1期)

2.汗证:以本方加减医治黄汗症。患者上半身汗杰出且黄,并自发胸闷、心慌、小便量少等病症。因寒郁卫阳与内之郁热分离而至。予本方加减,服4剂后,病情显然好转,汗出大减,其色已不黄染。上方加防风,继服3剂而愈。随访未复发。(《新中医》年第11期)

3.心律反常:以本方加减可治心动过缓。中医诊为“怔忡”,为心脏虚损,气虚无力扇动,阳虚无以和煦,心神失摄而至。方以本方加红参、枣仁等。一诊5剂,服后自发病症好转,汗出、乏力减。又络续5诊,服药25剂,自发病症消逝,心律由48次/分改成54次/分,又接踵服药2个月,心律62次/分。心肌缺血改观,平凡心电图提醒为一般心电图。于今安康,病未复发。(《河南中医》年第1期)

胡希恕医案韩某,女,41岁,哈尔滨人,以“肝强硬”来门诊求治。因其恋人是西医医生,故查看详细,诊断肝强硬已确凿无疑。但黄疸指数、胆红素皆无反常,皮肤、巩膜无黄染。其人面色黎黑,胸胁窜痛,肝脾肿大,曾经多年服中西药不效,特来京求治。初数与疏肝和血药不效。后见其衣领黄染,细问乃知其罹病以来即不休汗出恶风,亵服逐日替换,逐日黄染,伴见腰髋痛重,做为艰难,必有人搀扶,苔白腻,脉沉细。

确认是黄汗之证,乃由表虚湿盛而至,故以折衷营卫、益气固表以止汗祛黄为法,与桂枝加黄芪汤治之:

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生黄芪10克。嘱其温服之,并饮热稀粥,盖被取微汗。

成果:上药服3剂,汗出生痛减。服6剂汗止,能本人行走,继依证治肝病乃慢慢复原安康,返回本籍。2年后特来示知已如凡人。

证实:文中所触及到各样药剂、验方等仅供业余中医人士参考进修,不能做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担当由此形成的任何负担!

往期举荐:

桂枝汤方

桂枝加桂方治奔豚方

桂枝加葛根汤方颈椎病

瓜蒌桂枝汤方治柔痉(脑膜炎)

郝万山讲伤寒论70全集(倡导收藏)中医《方剂学》共82全集(倡导收藏

《方剂学》首方剂构成+成效完备版汇总

二十三个典范经方故事

杠板归/一味草药治蛇盘疮

一味臭虫/不但成了餐桌新宠,还能治血管瘤,阳痿,胃癌!

李可老中医一个医治癌症的方剂,超凶横!

胡希恕:薏苡附子败酱散--医治固执性皮肤病

荨麻疹疹及干癣的医疗

《伤寒论》条则解读太阳病脉证55---60

董针:烦闷症处方

▼更多出色举荐,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