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也就是年7月11医院都将开展“冬病夏治”之三伏贴初伏贴,借此机会药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冬病夏治”: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即多发于冬季的寒性疾病,包括虚寒与实寒。实寒多因外邪侵袭或体内素有寒、痰、水、饮,内外合邪,则易诱发痹证、头痛、哮病、喘证等疾病[6]。虚寒多于素体阳虚或冬季阴盛阳衰之时,遇感外邪而引发慢性咳嗽、泄泻、虚劳等。“夏治”即指夏季阳气生发旺盛之时,通过药物、食物等补助阳气生发,从而预防或治疗“冬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疗法指在夏季针对冬日多发疾病,采取各种治疗措施,以养足阳气,抵御邪气。
冬病夏治中医治疗方法
常用方法包括三伏贴、拔罐、针刺、艾灸、穴位注射、中药汤剂等。
三伏贴
三伏贴目前应用普遍在于它治疗原理符合一般规律。夏天体内阳气生发,气血充足,并于三伏季节人体阳气到达最高峰值,此时皮温最高,经络最为畅达,可利用这一时机运用阳性药物治疗虚寒型疾病。大多数慢性疾病的发生均与痰湿有关,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穴位贴敷可以通过降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控制病情。
中药汤剂
人体五脏之气顺应四时季节更替而出现生长消亡,根据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来调节五脏,可激发脏腑功能,防控五脏内生之疾。夏日阳气浮表,出现动则汗出,口干少津,可用香薷、佩兰之类顺应夏日浮表之气;长夏易感暑湿,湿性黏腻重着,出现口甜口黏、大便挂厕等,可用苍术、薏苡仁之类顺长夏之气。中药汤剂在冬病夏治中防治疾病的范围极广,如内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顽固性咳嗽;儿科的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外科的过敏性皮肤疾病等。
针灸
针灸“治未病”即在快要发病而未发病或病情轻浅之时,以针灸激发经络之气达到防病保健目的。夏季易出现心火上炎,宜选用心经腧穴以清心降火;长夏易生脾湿,宜选用脾经腧穴以健脾祛湿。针灸治未病亦可根据不同年龄段施刺,如在婴幼儿给予针灸以增强体质,人至中年针灸以扶助正气,人至老年针灸以延年益寿。针灸治未病还体现在对疾病的干预时机,在合适的病情发展阶段,给予针刺以扶正祛邪。针灸防治疾病的范围与中药汤剂相似,且由于针刺的不良作用小,在临床中推广最为广泛,但同时由于儿童的自制力较差,故不推荐作为儿科常规手法。
艾灸
艾灸“治未病”辨证思维体现在对疾病辨证施灸,如对中风的分期灸治,对慢性病的既病常护;注重保养脾胃,若素体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则易成宿食腐食致胃胀,灸脾、胃俞等穴既生胃气,又助脾消食,可健脾壮胃,尤宜食纳不佳,面色萎黄,脾虚乏力等脾胃病者;对于中气下陷脱肛便溏者,宜灸气海以补中益气;注重保养元气,元气为人生之本,常选气海灸、百会灸、神阙灸等以补养之,使元气充盛,身体强健;注重调护心肾,“百病皆生于肾,心劳生百病”,而和神气可养心,护丹田可养肾。针对脾胃虚弱的患者,极易出现腹泻等疾病,艾灸足三里,神阙等穴位,起到温阳健脾的作用,现代医学中常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单纯性腹泻的患者。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是在穴位选用中西药物,通过中医的经穴体系注入有关腧穴,即针刺、穴位、药物综合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临床上常用对足三里穴位注射中成药黄芪注射液以提高人体正气抵御外邪。穴位注射将针、药、穴三者的协调作用,通过针刺改善循环,药物本身的治疗作用以及穴位本身的局部调节,在未病之时强身保健,将病之时扶助正气,在已病之时抵御外邪,作为“治未病”颇具成效、简单易行、高效率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穴位注射也常用于膝骨关节炎或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拔罐
人体感受外邪或内伤情志出现的痰饮、瘀血、水湿、火邪等滞留于人体,阻滞经络、气血循行。“拔罐”是通过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作用于经穴,引导充足的气血到达五脏六腑,疏通经络气血,平衡脏腑功能的一种治病方法。拔罐法适用的疾病种类繁多,如感冒表现出的身重酸痛,哮证出现的咳嗽喘满,胃痛表现出的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都可以通过拔罐以疏通经络、激发经气,使气血运行通畅,恢复人体机能。不仅适用于已病之时,对于未病之时,通过拔罐疗法以解除人体疲劳、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体质。
冬病夏治的适应证
“冬病夏治”是指某些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慢性疾病,在夏季进行治疗和调摄,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迁延不愈的呼吸系统疾病;关节僵硬疼痛及肢体麻木等风湿免疫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耳鼻喉科疾病;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慢性皮肤病;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等妇科疾病等。适应于一切阳虚型体质的患者,通过夏季攻克体内寒邪、储备人体阳气。
温馨提示
冬病夏治的理论既是养生保健的法则,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冬病夏治”是中医学整体观和预防观的体现,三伏贴、穴位敷贴等是“冬病夏治”的主要治疗方法。
在具体临床施治过程中,也有“讲究”。“冬病夏治”属中医外治法,涉及专业技术及规范操作,应由专业中医师正规操作。
—END—
编辑:刘贺杰
版权声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