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文源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用
袁女士42岁,年年初体检时发现血肌酐升高到umol/L,血浆白蛋白85g/L,被当地诊断为慢性间质性肾损害,肾性贫血。医院以激素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袁女士的肌酐仍慢慢升高,袁女士内心焦急。
年7月,袁女士在肾友的介绍下找到莫主任求诊,当时袁女士的血肌酐已经升高到umol/L,尿常规尿蛋白(+++),她的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水肿,身体没劲儿,有时感觉恶心想吐,食欲不好,大便干结,莫主任看了她的舌头,患者舌色淡,舌边有齿痕,舌苔黄腻,脉沉弱。
莫主任分析患者此时气阴两虚,兼挟湿热。中医治疗要着重益气养阴,兼清湿热,莫主任以参芪地黄汤作为基础方为患者辨证治疗。
莫主任以生黄芪、茯苓、生地、山萸肉、芡实、丹皮、泽泻、苏梗、火麻仁、冬瓜皮、当归、竹茹、制大黄、黄连、山药等多种中药为患者辨证治疗,并嘱患者清淡饮食及撤减激素。
两个月后二诊时,袁女士水肿已经消退,乏力恶心症状减轻,患者复查血肌酐值为umol/L,尿常规尿蛋白(+)血红蛋白升高到umol/L,可见上方有效,于是继续以上方辨证治疗3个月。
三诊复查时,袁女士身体症状已经基本消失,复查肾功能血肌酐值降为92umol/L,尿常规尿蛋白转阴,目前门诊随访中,袁女士仍坚持定期复查,以中药调理巩固,身体状态较前明显好转,患者自觉身体有力,已经可以正常生活。
此次治疗中,莫主任以生黄芪、生地、茯苓为君药,以黄芪患者益气固表,健脾益气,利水消肿,以生地滋补肾阴,以茯苓利水渗湿,再以以山萸肉、芡实加强收敛固涩效果,助患者减少蛋白尿,因患者大便干结,不利于浊毒从肠腑排出,故加制大黄、麻子仁润肠通便。助患者排出体内毒素,促进肌酐和尿素氮的排出。多药配伍辨证取效。
生黄芪有哪些功效?为何肾病常用它?
在肾病科,黄芪被最为广泛地运用,治肾病的中药处方中大都有黄芪,在肾病病房,几乎所有的病人都输黄芪注射液,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学术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