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慢慢剥夺ldquo呼吸rdquo [复制链接]

1#

导读:即日研习周信有师长医治肺芥蒂的临证思绪与方药阅历。

肺芥蒂,属中医咳嗽、喘气、痰饮、水肿等界限。

其根本病机照样本虚标实。本虚以肺、脾、肾气虚为主,标实以痰盛、水泛、血瘀为主。

不同阶段,由于本虚标实偏重不同,临床证型也不尽不异。

罕见的有急性发生时的痰热壅肺型,褂讪缓和期的肺肾气衰型,以及心肺性能枯竭时的瘀血阻络型、水气凌心型和临了期的阳气亡脱型等等。

看来,肺芥蒂的证候展现也是盘根错节、改变多端的。

我医治本病,一样着重从完全着眼,辨证求本,擅长在疾病进展的不同阶段,针对各期间的根本病机和证候特色,采纳不同的医治办法。

上面从四个方面,切磋其临证思绪和医治规则。

1

急性发生期,首当“清热化痰、遏制感化”。

急性发生期寻常指痰热壅肺型。

多由感觉外邪,而使痰湿化热、痰热壅肺而至,也即西医所谓“感化”。

看来“痰浊化热”是感化的严重标识,也是肺芥蒂急性发生的诱因。感化常是肺芥蒂急性发生的诱因。

心肺性能不全,多由感化驱策或加剧。于是,感化、肺性能不全和心性能不尽是肺芥蒂急性发生期的三大根本抵牾,此中尤以感化为要紧。

按急则治目标规则,此时当以清热解毒、遏制肺部感化为主。

倘若肺部感化能够有用遏制,则心肺性能也能随之好转,阐明遏制感化是急性发生期的医治关键。

遏制感化的有用办法,应在中医辨证论治的根本上,以排痰为主。痰出不利,感化难以遏制,于是,使痰排出畅达是遏制感化的严重枢纽。

自然,排痰、止咳、平喘之法,不管急慢性肺芥蒂,都是一定要用的医治规则,然而也要遵循病情的寒热、真假、轻重、缓急、主次、前后等化裁恰当,用药妥当。

遵循我的阅历,排痰之法应在辨证的根本上,较大剂量使用令媛苇茎汤,对痰液的排出大有助益。

痰多不易排出,能够使用利肺、化痰、平喘之品,如半夏、杏仁、桑皮、紫菀、款冬花、白前等,以利痰液畅达排出。

若痰少而黏稠,咯出不易,亦可酌加甘寒苦润,润燥化痰之品,如沙参、麦门冬、知母等,能够使痰液增多,由稠变稀,轻易咳出。

也可用单味药竹沥水20~30ml,日二次;猴枣散0.6g,日2~3次,对喉中痰涎壅盛者有良效。

别的,清热解毒之法,亦是遏制感化所必用。

西医抗生素仍以青霉素为首选,而中药则多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鱼腥草、大青叶、败酱草、黄芩等,它们具备较强的抑菌和抗病毒效用,可遵循病情采用。

应知,肺芥蒂既是本虚标实,于是即便在急性发生期以泻实治标为主时,也不要无视治本的规则。

应在清热解毒的根本上,辅以培补脾肾之品,如太子参、黄芪、五味子、淫羊藿等。

同时,因肺芥蒂急性发生,一定具备严峻的血脉瘀滞证候,于是也要辅以活血通脉之品,以增进血液轮回,如当归、丹参、地龙、郁金、赤芍等。

遵循以上临证思绪和遣方用药规则,我拟定了急性发生期罕用根本处方以下。

根本处方:麻黄9g、杏仁9g、生石膏60g、黄芩9g、鱼腥草20g、金银花20g、桑白皮9g、前胡9g、川贝母9g、枇杷叶9g、瓜蒌仁15g、广地龙9g、沙参9g、桃仁9g、丹参20g、冬瓜仁20g、芦根9g。水煎服。

2

慢性缓和期应“调补脾肾,培本补虚为主”。

肺芥蒂缓和期,多展现为肺肾气衰型,以肺、脾、肾三脏气虚为主。展现咳喘、咯痰,气短乏力,动则加剧,呼吸艰苦,唇绀舌暗等肺气肿或累及心脏之证候。

中医有“肺不伤不咳、脾不伤未几咳、肾不伤咳而不喘”之说。

阐明此期的呼吸艰苦,属肺虚不降,肾虚不纳之虚喘,遵循“缓则治本”的规则,应重视培本补虚,补肾纳气。

我常常是在益肺、健脾、温肾的根本上,辅以祛痰止咳,利气平喘、养心通脉之品。

罕用的培本补虚之品如*参、黄芪、补骨脂、五味子、淫羊藿等。需要时,*参可改成红参9g,或红参粉1.5g,冲服,1日2次。

实践解释,人参对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枯竭,休克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伴随布局缺氧的病变均具备较好疗效,起到改观肺芥蒂低氧血症的杰出效用。

倘若病势绸缪,上盛下虚,肺肾出纳反常,则要加剧补肾纳气、上病下治之品如肉桂、沉香等。

也能够加蛤蚧、冬虫夏草等,对改观呼吸性能很有益处,详细用法蛤蚧粉4g冲服,或紫河车9g冲服。

有意也用红参6g,蛤蚧一双(去头),冬虫夏草9g,五味子9g,水煎服,逐日一剂,症情好转后,改成粉剂。

在病变进展历程中,都难免要累及心脏,致使血运妨碍,于是也要辅以养心通脉之品,如当归、丹参、地龙等。这又是医治肺芥蒂一定维持心肺、气血偏重的二点论规则。

根本处方:*参9g、黄芪20g、五味子15g、淫羊藿20g、茯苓9g、半夏9g、桑白皮9g、杏仁9g、紫菀9g、款冬花9g、白前9g、当归9g、丹参20g、广地龙15g、炙甘草9g。水煎服。

3

肺病及心,气虚血涩,心脉瘀阻,此属瘀血阻络型,以活血化瘀尤其紧要。

如前所述,肺芥蒂的产生,由肺及心,都难免要累及心脏,致使血运妨碍。

于是,医治各型肺芥蒂,都要遵循病情辅以养心通脉之品。尤其是瘀血阻络型,更应以活血化瘀为紧要医治办法。

由于肺芥蒂在这一阶段,多展现心肺性能枯竭,无力推运血脉运转,一定显露严峻的血脉瘀滞证候。

患者呈现口唇发绀,颜面皮肤青紫,尤以指端为甚,伴心悸、喘促、脉结代、舌紫暗,以至胁下癥积;或血瘀络损而咯血,或血瘀水停而面肿。

本型是因虚致瘀,是由心肺气虚,无力推运,血汗失统,血行瘀滞,痰瘀妨碍肺气,又瘀滞心脉而至。故医治上宜攻补兼施,标本统筹,而以活血化瘀为主。

于是在详细用药时,常在培元补虚、益气统血的根本上,复以大队活血化瘀之品,如当归、丹参、赤芍、郁金、红花、虎杖、莪术等,轻重药并用,以增进微轮回,促使血液运转,消除血脉瘀滞。

这样,活血化瘀与培元益气二法同用,起到标本统筹,相收获彰的成绩,倘若血瘀水停,浮肿腹水,再辅以茯苓、泽泻、车前子、白茅根、大腹皮等,以利水消胀。

倘若胁下癥积,肝脾肿大,我则在活血化瘀的根本上,复加鳖甲、牡蛎以软坚消癥。

根本处方:*参20g、黄芪20g、茯苓15g、五味子9g、淫羊藿20g、桂枝9g、当归9g、丹参20g、赤芍15g、郁金15g、红花9g、莪术9g、虎杖20g、半夏9g、杏仁9g、炙甘草9g。水煎服。

4

水气凌心、上逆迫肺,重在温阳利水、祛瘀消肿。

肺芥蒂到了后期阶段,不单由肺及心,展现气虚血瘀的证候特色,况且,严峻时亦累及脾肾,引发心、肺、脾、肾四脏之气吃亏,此属水气凌心型。

其病发机制,一为阳虚不温,蒸化失司,水饮内停,上凌心肺而致喘急、咳逆,不得平卧,心悸、心慌,嘴脸浮肿;

一为气虚不运,血脉瘀滞,“血不利则为水”,水饮泛溢肌肤,潴留体腔,而成面浮,肢肿,尿少,腹水诸症。

这展现血与水互病、转折的病理特色。故本证除了水饮内停,上凌心肺而至一系列病症与体征外,尚展现血脉瘀滞而至胁下癥积的证候展现。

于是对本病的医治,重在健脾补肾,温阳利水,同时也要辅以祛瘀利水之法。这即是《内经》“去菀陈莝”的医治规则。

我在遣方用药剂面,寻常常以真武汤、肾气丸、五苓散加减施治。

常以*参、黄芪、白术等健脾益气以消肿,以桂、附温阳利水,复以大队活血祛瘀之品如泽兰、丹参、益母草、莪术等,到达祛瘀利水、化瘀消癥之宗旨。

用鳖甲软坚消癥,回缩肿大之肝脾;用茯苓、泽泻、车前子、白茅根、椒目等渗利水道,蠲除水邪;椒目除利水外,再有劫喘之功,与半夏、杏仁、白芥子、葶苈子同用,祛痰平喘之效力彰;亦罕用大腹皮一味,以行气利水。

我医治本证,亦表现标本统筹、完全调理、归纳使用的规则。

根本处方:黄芪20g、炒白术15g、猪茯苓各20g、泽泻20g、车前子20g(包煎)、制附片9g、桂枝9g、川椒目3g、泽兰20g、丹参20g、益母草20g、莪术15g、鳖甲30g、大腹皮20g、杏仁9g、葶苈子9g。水煎服。

5

肾虚不纳,气虚阳脱,急予益气敛阴,回阳固脱。

肺芥蒂到了临了期,由于肺气浪费,肾虚不纳,气虚阳脱,由喘致脱,病情陷于危重,面临亡故。

此时症见气短息促,呼吸微小,时停时续,喉中痰声如鼾,汗出肢冷,神态由烦躁担心转为冷淡,以至昏倒不醒,面色暗淡,唇甲青紫,舌淡紫或舌红,少尿,脉藐小欲绝。

此时的医治,当急用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以补肺纳肾,益气敛阴,回阳固脱。

阅历解释,生脉散有利气、敛阴、固脱的工效,实践提醒,生脉散再有强心升压效用。

四逆汤中附子、肉桂、干姜温阳补肾,回阳救逆,有改观界限轮回效用。

我也常加黄芪,健脾益气,山萸肉酸敛固脱;

若烦热、汗出粘手,口干舌红,可将人参改成西洋参,去附子、干姜、肉桂,或附子减量加沙参15g;

神迷不清可加丹参15g,炙远志9g、石菖蒲9g;

呼吸气短乏力,加蛤蚧一双,或蛤蚧4g(研末)冲服;

若烦躁、足冷,阴火冲逆,真阳暴脱者,另服黑锡丹3~4.5g,日服二次。

根本处方:红参9g、麦门冬9g、制附片15g、肉桂6g、干姜9g、五味子9g、黄芪20g、山萸肉20g。水煎服。

注:详细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周信有临床阅历辑要》,周信有著,华夏医药科技出书社出书,年8月。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