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芪有哪些功效和副作用 [复制链接]

1#

黄芪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材,属于强壮补药,至今已有上千年的药用史,其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具有固本止汗、补气固表、托毒排脓、收敛生肌、强壮脾胃、利尿消肿、活血医危、补气通滞等诸多功效,并具有抗菌、增强免疫力、降血压和类性激素等药理活性,对表虚自汗、气虚血亏、脾胃不壮、精神不足、四肢乏力、久病衰弱、子官脱垂、浮肿和痈疽等病症有显著疗效,我国经典古药书《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和《名医别录》都将黄芪奉为补虚益气之“上品”。

黄芪不仅可以入药,还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可谓药食同源,其富含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B2、叶酸、铁、锌、钙、硒、磷等多种微量元素。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含有黄芪多糖、黄酮和皂苷等活性成分,黄芪多糖可增强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阻止化学物质和放射线杀伤白细胞,提高免疫力,尤其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的肿瘤患者。此外,黄芪多糖还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降低尿蛋白,改善肾脏微循环,保护肾功能,预防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可清除氧自由基,改变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皂苷类成分可抗炎、抗凝血,抑制脂质沉积和血小板聚集,扩张外周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黄芪提取物注射液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肌细胞,增加冠状血管血流量,改善心血管功能,可用于心功能不全和病毒性心肌炎的辅助治疗。

关于黄芪的功效,近些年来也积累了一些实验数据,但是绝大多数都是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这些实验只能从理论上说明黄芪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与心血管、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生理过程有关,但要想证明黄芪对人体有同样的作用,需要开展进一步的人体临床试验来证实黄芪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临床使用中,黄芪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过敏反应,可占到一半以上,主要包括皮肤过敏、哮喘、高热、过敏性休克等,黄芪所致过敏反应可能与其所含的蛋白质、多糖等成分有关,这些大分子物质属于完全抗原,机体受到这些成分的刺激会引发抗原-抗体反应,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就医。此外,还有一些过敏反应可能与制剂有关,如注射液纯度不够、存在一些潜在的抗原杂质和制剂中的某些添加剂等。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喜欢:

怎样正确服用替米沙坦?听听药师怎么说

厄贝沙坦对肾脏、尿酸、血糖有影响吗?

六味地黄丸妙用,针对12种疾病!收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