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好得快 http://pf.39.net/bdfyy/bdfzg/200531/7935645.html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
明明野生刺蒺藜也有重要医药用途,为什么很多农民却要喷洒农药千方百计除掉它们,还被叫田间地头的害草?而与它长得很像的野生黄芪,却在全国各地被大规模人工栽培,那么,这两种长得很像的植物,为什么不是同一种植物?又有哪些简单直接的方法可以区分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第一:刺蒺藜和黄芪的花朵形状不同:
黄芪是一种豆目蝶形花科植物,也就是说这种植物的花朵是有5个花瓣的蝶形花冠,其中的四瓣分别两两对称的分布在两侧,外观看上去就像是蝴蝶飞起来的样子。
而刺蒺藜的花朵比较小,也是特别明艳吸睛的亮黄色,虽然它的花瓣数量也是5瓣,但花朵上是个雄蕊显而易见。
第二,刺蒺藜和黄芪的生长环境并不完全重叠:
我们可以在田间地头看到刺蒺藜,也可以在海滨沙滩和荒地上看到野蛮生长的刺蒺藜,就它的分布范围来说几乎囊括了全国各地。
而黄芪这种豆科黄耆属植物,即便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大规模种植,但是,野生黄芪主要还是分布在中国的西北、东北和华北等地,具体来说,就比如四川、甘肃和西藏等地就更普遍的存在黄芪这种植物。
当然了,除了我国境内,野生黄芪在俄罗斯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由于它们更喜欢有充足阳光、但气候却相对比较凉爽的地方,所以,它们往往都更喜欢能照到更多阳光的山坡中部区域。由于长在地上的部分比较畏惧严寒,所以当霜降来临的时候,黄芪的叶子这些都会枯死,要等到来年春天才重新从根部位置长出新苗。
第三,刺蒺藜和黄芪虽然叶片长得比较相似,但它们的高度有很大差异,并且外观也存在明显差异:
黄芪的高度一般可以长到50到厘米的样子,不仅主要的根系长得相对更加壮实,而且还会长出灰白色的分支,在黄芪的身上,我们最多可以看到某些地方长有白色、黑色或棕色的柔毛。
而刺蒺藜的“身高”就比较矮了,一般它们看上去都像是趴在地上一样,而且还长有硬度较强的刺,这些刺有多锋利其实我们直接从它的名字都可以看出来。尤其是由五个分果瓣构成的刺蒺藜复果,呈现出五棱状球形,并不是很多人在市面上看到的那种斧状三角形分果瓣,更长有不少长短不同的刺。
为什么野刺蒺藜总被当成“害草”,但很多人都知道黄芪是中药材?
其实,野刺蒺藜会在农村被当成害草并不奇怪,首先是因为它的存在太普遍,而且还总挑农民伯伯们种粮食的田地来生长,长刺的它们不仅会占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还会影响其他农作物的生长,同时也会给穿行其中的我们带来不便。对于农民这个职业来说,自然粮食的产量是他们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