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冠心病室性早搏中医认为就是痰瘀在作祟,讲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样治疗好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249431.html

冠心病常常可以合并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房速、房颤等。

这都属于中医“心悸”范畴,其中以冠心病室性早搏最为常见。

什么是冠心病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又叫做室性期前收缩,是心律失常的一种表现,这种激动可以起源于心室的任何一个部位,各种器质性心脏病都会引起室性早搏。

冠心病室性早搏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发作时往往表现为胸闷、心慌、心动过速等。

中医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持什么样的看法和认识呢?

根据古代医术中关于心悸临床症状特点的记载,冠心病室性早搏是归属在中医学“心悸”范畴之中的。

当患者情绪波动较大,或者长时间处在劳累状态中,容易诱发心悸,此时患者会表现为心中悸动、惊恐不安甚至不能自主活动,常伴有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状。

早在《素问.平人气象论》中就有“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意思是认为出现心悸,是因为宗气外泄。

另外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此描述为“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意思是患者日常食少饮多,饮水量大于食量,脾脏不能够正常运化,严重的会引起心慌心乱,有心梗猝死的危险;轻微的也会导致胸闷气短、呼吸急促等症状。

更有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药方》中记载“阳气外击,阴气内伤,伤则寒,寒则虚,虚则惊掣心悸,定心汤主之”,认为阳气外出是引发心悸的主要原因。

虽说历代医学家对心悸的病因、病机认识不完全相同,但总结下来,不外乎虚实两方面,虚为气血阴阳亏损,实为痰饮火瘀阻滞。

充分体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思维。

我从医以来,已经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四十余年,遇到上万名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其中不乏症状严重、并发症多的患者,在为他们诊疗的过程中,我并没有选择常规的辨证论治,而是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冠心病室性早搏形成的机制,总结出一套实用方法论,并运用在日常工作中,最终收获到可观的疗效和广大患者的认可。

从患者患病时的状态来看,无论是气血阴阳的亏虚,还是心肝脾肾的功能失调,其最终的病理状态都是血液的瘀滞状态导致的微循环无法正常运行,心肌细胞就会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

心肌细胞一旦损伤或者出现代谢紊乱,可以引起心肌应激性增高,反过来影响到心肌细胞产生不均一电活动。

在我看来,痰瘀是引起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病机关键点。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个医案,看完相信能够帮助大家理解这句话。

王女士,60岁,一个月前开始频繁出现室性早搏。

动态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24小时内实行早搏次,ST-T段低平,心率变异性正常。

患者以往有高血压病史,未得到有效治疗。近日晨起对镜发现面部和双眼上眼睑有明显浮肿,活动后水肿可消退。

望诊我发现她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触诊脉结代。经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肝郁脾虚,气滞血瘀。

痰瘀互结,则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心脏得不到濡养。

心脾虚弱,气血失去来源,无力帅血,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病情不断加重;肝郁气滞,气滞则血瘀,加重心脉瘀阻,此时胸口就好像被看不见的东西堵住,总有种上不来气的感觉,就会出现胸闷、胸痛的症状;痰瘀扰动心神,会有心慌、失眠等表现;

气血不足,无力帅血,血液循环速度减慢,心血得不到充分的滋养,就会出现心慌、气短、面色晦暗这些表现,同时望诊会观察到患者舌质暗淡、舌体偏大有齿痕,舌苔厚腻,这些都是肝郁脾虚,湿浊内盛,气滞血瘀的征象。

根据这个病因病机,我明确了王女士的治疗之法,治疗宜疏肝健脾、活血化瘀。

我给他开了一个方子:

瓜蒌,薤白,清半夏,陈皮,川穹,丹参,水蛭,三七,甘松,柴胡,郁金,苦参,黄芪,当归,赤芍,白芍,生龙齿。

以上药物用水煎服,一天一剂。

用药期间,我根据患者的病情,酌情适量调整药物剂量。

使用一段时间后,王女士反馈,心慌、胸闷明显减轻,颜面浮肿消失,动态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24小时室性早搏次,ST-T改变。

我又叮嘱她按照上方继续服用一个月,病情持续好转并稳定下来,在随后的3个月随访中,上述症状未再出现。

我给王女士用的这个方子,是以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所记载的“瓜蒌薤白半夏汤”为基础方,配以疏肝理气类药物帮助疏通气机,有祛湿化痰、活血化瘀、通脉定悸的功效,从根本上消除引起早搏的病因,使紊乱的心率平稳下来。

方中瓜蒌能够清热化痰,疏通胸部结聚的气机,搭配半夏能够祛湿、祛痰;薤白药性辛、苦、温,具有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的作用;陈皮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温补脾胃,脾主运化,促进全身气血、津液的运化。

气血运行不畅,方中加入川穹、丹参、水蛭、三七,这些都是活血化瘀类药物,能够通达气血,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血小板凝聚,加快血液的流动速度,改善头晕、眼花等症状。再搭配甘松和苦参,一方面加强药效,帮助行气,另一方面起到清热定悸的功效。

再辅以黄芪、当归、赤芍、白芍、生龙齿等补气活血、镇惊安神类药物,对症治疗。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疗效确切且稳定。

引起冠心病室性早搏的关键点是“痰瘀”。

“痰瘀”是发生病理性变化的产物,也是导致机体病变的因素。

痰聚生湿,阻塞脉络,导致血行不畅,形成瘀血,两者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形成恶性循环。

长此以往,我们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病情加重,疾病缠绵不愈。

“痰”和“瘀”的形成与五脏的关系密切,他们两个共同的治病因素,多为气虚、气滞、外感寒邪或内生邪热。

病位在心,则为心悸,出现心慌、胸闷、乏力、心前区疼痛、发热、抽搐甚至晕厥,症状复杂。

气血不畅,出现“痰证”和“瘀证”,痰瘀互结,淤堵在体内,不通则痛,所以疾病发作时可能为“针刺样疼痛”,或者在某一定点疼痛发作;瘀血凝聚,日久不散,就会有斑块形成,病变部位出现胀满、疼痛感;气血瘀阻在舌,望诊时可见舌质暗紫或者有瘀斑出现;

机体气机升降功能失常,痰停于内,跟随气机上下,如果痰淤堵在肺,表现为咳喘胸闷、痰多难以咳出,体检能够轻易听见痰鸣音;如果淤堵严重,阻碍阳气向上生,患者会出现头晕、急躁易怒等症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冠心病室性早搏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寻找可以有效控制早搏的方法,总结如下: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深层病机为痰瘀互结,精气的亏虚,血液津液的瘀滞,神志的耗伤,均可导致气滞血瘀痰凝,闭阻心窍,发为心悸。

因此,对于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患者,可以通过使用通脉定悸汤加减治疗。

有明显气虚者,方中辨证加入黄芪、白术;血虚者,加入当归、白芍;阴虚者,加黄精、沙参;阳虚者,加肉苁蓉、菟丝子;火旺者,加黄芩知母等。

另外,一旦发现冠心病室性早搏,要注意休息,清淡饮食,男性朋友要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作息,减轻心脏的负担,及时就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