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小儿感冒后咳嗽不止,要考虑是否脾虚。
2、小儿感冒必咳嗽
3、小儿被风吹后容易感冒。
4、小儿进入秋季后总流清鼻涕,
5、小儿受寒造成的感冒
6、儿童感冒好了还流鼻涕?
7、小儿容易感冒
8、天凉之后,小儿感冒后容易咳嗽不止
以上为孩子已经得了感冒时,需要用的中药方剂。
如果是孩子刚刚有些感冒症状,可以用追风油擦背部,痒痛感20-30分钟后,感冒即好。
如果是孩子刚刚有些咳嗽,可饮用土蜂蜜,饮后见效,每天二到三次,即可痊愈。
需要追风油及土蜂蜜者联系文后
1、小儿感冒后咳嗽不止,要考虑是否脾虚。
症状:孩子脸色差,脸色略黄,缺少朝气,贫血,饮食上比较挑食,身体体质略差,容易感冒,每次感冒必然都引发咳嗽。大便略溏稀,嘴唇干裂。舌尖红,苔白润。
病因:邪热干肺导致津液不布,脾虚导致湿热互结
治法:和解少阳,清热渗湿
方子:小柴胡汤合四苓散
小儿受寒感冒而咳嗽,一般大多数冬天的感冒都是风寒感冒。感冒容易好,但感冒引发的咳嗽非常难好。
柴胡15克、黄芩9克、人参9克、炙甘草6克、姜半夏9克、生姜9克、大枣4枚(大枣要剪开)、白术10克、猪苓10克、茯苓10克,泽泻15克。熬3付,装中袋(药店有大中小药袋,5岁孩子中袋就可以。),一付熬出两袋,5岁每次吃大半袋。5岁以下吃半袋。8岁及以上吃整袋。
2、小儿感冒必咳嗽
小儿总是反复感冒,而每次感冒必咳嗽,每次都得肺炎类型。
用张仲景《伤寒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白芍9克,大枣12枚(剪开),厚朴8克,杏仁10克,这是成人量,3岁小儿吃二分之一量。一付量,一付熬出两袋,重者一天三次,轻者一天两次。
3、小儿被风吹后容易感冒。
可以用玉屏风散配合黄芪生脉饮一起服用。饮用量根据孩子大小酌量。警告
4、小儿进入秋季后总流清鼻涕,5岁。
黄芪15克、白术15克、百合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元参10克、地龙10克、蝉衣3克、太子参12克、升麻3克、益智仁10克、山药12克、乌药6克、补骨脂10克、肉桂3克、制附子5克,制附子要提前入锅熬一个半小时,然后放入其他药一起熬。这是成人的剂量,熬后装小儿专用的药袋。如果没有小儿的药袋,那么5岁孩子服用成人的五分之一。
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一个半小时,然后加入其它中药继续熬。入药熬制请到当地的中药店咨询中医师。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制附子的标准剂量是3-15克,严禁私自提高剂量。如果剂量超过15克,需征得当地中医师签字许可。
5、小儿受寒造成的感冒
流清鼻涕,发烧。一般寒性引起居多。用张仲景经方加减。以3岁小儿为准。如果嗓子疼、鼻子干疼,为热性感冒不用此办法。热性感冒极少。
桂枝汤加减:桂枝6克,白芍6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6枚(剪开熬),葛根10克,苏叶6克,香附2.5克,陈皮2.5克,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6、儿童感冒好了还流鼻涕?
感冒好了之后,一直有流鼻涕的症状,不发烧,不出汗,吃饭正常。睡觉容易张着嘴来睡。睡着后呼吸不够顺畅。
原因:一般风寒感冒之后治疗不彻底造成的。外寒仍在,导致肺气宣降失常,津液不行变成水饮,导致鼻流清涕。
方法: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用小青龙汤。细辛3克、半夏5克、炙甘草3克、生姜3克、桂枝5克、白芍3克、五味子3克、炙麻黄3克、紫苏叶8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该方剂量为3岁小儿剂量,如果6岁,除细辛外,都可以增加一倍的剂量。炙麻黄最高剂量不要超过10克。
7、小儿容易感冒
黄芪8克、大枣5个、白芍8克、桂枝6克、生姜6克、甘草6克,饴糖一勺。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可以吃半个月。5岁孩子的量。
8、天凉之后,小儿感冒后容易咳嗽不止。
小儿咳嗽:
1、外寒里饮:如果小儿的咳嗽是怕冷,流清鼻涕,发烧,无汗,舌苔白滑,平时有过敏性鼻炎的。就可以用“小青龙汤”(听会儿中医APP中就有,可以搜索)。如果不愿意自己熬汤药,可以选用“通宣理肺丸或者通宣理肺颗粒”。
2、肺热性咳嗽:用“肺热咳喘口服液”。
3、肺胃津亏造成的咳嗽
表现:感冒发烧高烧退了,感冒已经好了,却不自觉的咳嗽起来,不发热,干咳无痰,饮食正常,舌尖红。
原因:感冒发烧导致肺胃津亏,有余热恋肺
方法:养阴、清热、润肺
方子:麦门冬汤加减方
麦冬15克、半夏10克、南沙参12克、地骨皮10克、川贝母12克、石斛6克、天花粉9克、茯苓15克、杏仁8克、桑皮10克、甘草4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三袋,早中晚各一袋。这是按成人的量,如果3—5岁,喝其中的四分之一。6到8岁喝三分之一。9岁以上正常喝就可以。
更多单复方可加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