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盛夏时节,注意防控这2种猪病 [复制链接]

1#

1、传染性副猪嗜血杆菌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泛嗜性细菌性传染病,本病以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脑膜炎和伴发肺炎为特征。副猪嗜血杆菌病成为最近几年一种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它的高感染率、高死亡率给各个规模化猪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1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体温41℃—42.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被毛粗乱,呼吸困难,有的呈腹式呼吸;部分病猪行走缓慢,不愿站立,出现一侧或两侧跛行,有的关节肿胀;颈部、耳朵、四肢、会阴等处出现紫红色病变斑块,有时斑块相互融合;腹泻,可视黏膜发绀。当病菌经过皮肤的创伤侵入或随血液侵及皮肤时,则可引起局部皮肤发炎或坏死,累及耳壳时,可导致耳壳坏死。

1.2剖检变化

死于本病的猪,其特征性病变主要在单个或多个浆膜面,包括胸膜、腹膜、心包膜、脑膜和关节滑膜。出现浆液性、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发生关节炎时,关节周围组织发炎、水肿,关节囊肿大,滑液增多、浑浊,内含呈黄绿色的纤维素性化脓性渗出物。发生纤维素性化脓性脑膜炎时,见蛛网膜腔内积蓄有纤维素性化脓性渗出物。其他眼观病变表现为肺、肝、脾、肾充血与局灶性出血和淋巴结肿胀等。腹膜与腹腔各脏器之间发生粘连,关节腔滑液增多,内含纤维蛋白絮状物和伴发关节软骨损伤(可见软骨表面变粗糙)。

2、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是由几个血清群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称。急性以出血性败血症和脑膜炎为主,慢性以关节炎、心内膜炎为特点,临床上一淋巴结脓肿为常见。

2.1流行病学

当本病暴发和流行时,大小猪均可感染,以仔猪、架子猪和怀孕母猪的发病率高。表现淋巴结脓肿的一般多发于架子猪,6-8周的仔猪也有发生,但传染一般较缓慢。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5-11月份发生较多,常为地方性流行,

如防治不及时,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2.2临床症状

分为败血型、脑膜炎型、关节炎型、化脓性淋巴结炎型。败血型体温41.5℃~42℃,高热不退,精神委顿,呼吸困难,病后期耳尖、四肢下端、腹下出现紫红斑,如不及时治疗,可在1~3天内死亡。急性死亡可从天然孔流出凝固不良的暗红色血液。脑膜炎型多见于乳猪或断奶猪,以转圈等神经症状为主。关节炎型表现关节肿胀、化脓、跛形症状。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在咽、耳下、颈部、臀部及背部出现突出皮肤表面的急性脓肿灶。

2.3剖检

突出表现为化脓性关节炎、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病变和浆膜炎,天然孔流出血液或带红色泡沫,颈、腹、四肢下部皮肤有紫斑或出血块;全身淋巴结出血,黏膜与浆膜有片状或小点出血,脑血管充血或出血;关节囊滑膜面充血、粗糙,滑液混浊,并混有黄白色乳酪样块状物,关节周围皮下黄色胶样水肿。

3、防治措施

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及时隔离病猪和可疑猪,采用异病同治方法,对病猪群进行整体预防和治疗:

1、黄连解毒散1kg+神农毒菌静1kg/吨饲料,连续饲喂5-7天;

2、黄连解毒散1kg+纽美强2kg/吨饲料,连续饲喂5-7天;

3、黄连解毒散1kg+酸化阿莫西林2k+纽达菲g/吨饲料,连续饲喂5-7天;

4、重症肌注:

4.1黄芪多糖注射液(5-10ml)+神农利剑或神盾(每10公斤体重1ml),一日一次,连用2-3天;

4.2黄芪多糖注射液(5-10ml)+纽弗莱(按照每20kg/1ml),一日一次,连用2-3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