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512系列活动ldquo药食同源, [复制链接]

1#
刘云涛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2982.html

“药食同源,天使有爱”

宣传《中医药法》

系列2

黑鱼补血生肌汤

十一病区

黑鱼补血生肌汤是术后患者康复的药膳之一。《神农本草经》记载甘草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可以促进创面修复。

 

主料:野生黑鱼g,枸杞子2g,甘草2g,当归2g,黄芪2g。

配料:生姜、料酒、葱花适量。

1.鲜活野生黑鱼一条,除去鱼鳞和内脏,洗净鱼骨和鱼片,并鱼身去骨切片;

2.黑鱼片加盐、薯粉抓捏并拌匀后腌制片刻;

3.将生甘草、当归、黄芪、枸杞加入水ml熬制数分钟,将中药材捞出,将生鱼片放入另一锅中再次小火熬制数分钟,最后将鱼片放入中药汤中小火熬制5分钟后,撒上葱花和枸杞摆盘。

温热服,日服2次,6-7日为一疗程。

益气补血,祛瘀生肌。

气血亏虚愈合缓慢、经久不愈创面。

1.枸杞子性甘,润肺滋肾,补肝明目。

2.甘草性甘,润肺,解毒,温中下气,治脾胃虚弱,腹痛便溏。

3.当归性平味甘,活血补血,生肌补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鲜活野生黑鱼最佳,鱼片力求厚薄均匀;当归适量,否则汤味偏苦。

五味鸡内金卷

十二病区

五味鸡内金卷,药食共用。神农本草经》里有记载“五味子,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本草纲目》里有记载“鸡内金,治小儿食疟,疗大人淋漓反胃,消酒积。

五味子10克,鸡内金90克,面粉克,麦冬10克,*参15克,里脊肉克,生菜、胡萝卜、黄瓜各克,甜面酱、植物油、黄酒、酱油、食盐各适量。

1.*参、麦冬、五味子加水毫升,煎取药汁50毫升。

2.鸡内金研磨成细粉与面粉混匀,加入适量药汁,烙成薄饼。

3.里脊肉、胡萝卜、黄瓜翻炒熟,酱油、黄酒、药汁拌匀做饼馅。

4.将烙成的薄饼铺平,包入调好的饼馅,卷好,装盘,佐以甜面酱食用。

当点心吃,细嚼咽之。

益气养阴、生津敛汗、助消化、开胃。

1.五味子味甘,酸,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作用。

2.鸡内金味甘,具有消积滞,健脾胃的作用。

3.麦冬味甘、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作用。

脾虚无积者慎服,不易于藜芦同服。

碧月綉花

枣泥山药糕+冬瓜陈皮汤

十三病区

枣泥山药糕是《红楼梦》中一款美食,枣泥补血,山药补肾,味道香甜,易于消化。冬瓜陈皮汤爽口解渴,是春夏滋补良品。合二为之,有助于留住健康和美丽!枣泥山药糕是《红楼梦》中一款美食,枣泥补血,山药补肾,味道香甜,易于消化。冬瓜陈皮汤爽口解渴,是春夏滋补良品。合二为之,有助于留住健康和美丽!

组成

主料:山药g,大枣g,糯米粉50g,冬瓜g。

配料:陈皮10g,火腿肉20g,白糖、薄荷叶适量。

制作

1.干大枣用热水浸泡30分钟,去核去皮;山药洗净去皮,切成段,分别放入蒸锅,大火蒸60分钟,蒸好的山药和大枣压成泥,放入白糖。

2.糯米粉放入微波炉加热2分钟;待山药泥放凉后,取适量放手中揉成团,在外面沾上一层糯米粉作薄面,压成小饼,中间放入枣泥,揉成圆团,放入模具,取出即可。

3.将冬瓜洗净去皮和火腿肉切片,火腿肉下锅大火煮沸去沫,放入冬瓜、陈皮小火煮10分钟,按口味放入适量盐或不放,盛入汤碗,放几片薄荷叶即可。

用法

每日服用一次,3-5天一疗程。

功效

补脾和胃,益肺补肾,养血安神,益气生津,利湿化痰。

主治

脾气虚所致的乏力,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等症;有预防动脉硬化和肥胖症之功效。

方解

1.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有补脾益胃,益肺补肾的功效。

2.大枣性温味甘,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

3.陈皮性温味辛苦,归脾、胃、肺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4.薄荷性凉味辛,归肝、肾经,宣散风热,清头目的功效。

注意事项

平素大便希溏者少食;阴虚发热者慎服。

紫苓山药糕

十四病区

紫苓山药糕是一种将茯苓、芡实混入紫薯和山药的色香味俱全的药膳。《神农本草》中记载茯苓列为上品,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是古代医家常用的益寿药。将上述药材与紫薯、山药合成一体制成糕点,不仅外形美观,口感清甜滋润,能促进食欲、健脾安神、补中益气,是慢性病患者调理、养生、康复的佳品。

组成

主料:紫薯g山药g芡实25g茯苓25g。

配料:炼乳30g(根据个人口味与病情,可加、可不加)。

制作

1.将芡实、茯苓磨成粉末状。

2.紫薯、山药洗净,去皮,切成片,放入锅中蒸20-30分钟取出。

3.将蒸熟的紫薯、山药分别捣成泥状。

4.将磨成粉的芡实、茯苓及炼乳加入山药泥中搅拌均匀。

5.取出30g左右的紫薯泥,用手按成皮状,包入20g左右的山药芡实茯苓泥。

6.双手慢慢往中间合拢;最后封闭上揉成小团;放入模具中压出成型即可。

用法

每日早晚各食1-2个,可长期服用。

健脾益肾、利水消肿、宁心安神、补中益气、延年益寿。

脾虚、心悸、失眠、痰饮咳嗽、抗癌。

1.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2.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3.山药味甘、性平,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之功效。

食滞不化、便秘、产后妇女禁服;肾虚多尿、气虚下陷、津伤口干者慎服。忌米醋。茯苓和芡实每日量在10-15克左右。

四神养生汤

十五病区

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食方,其中“神”指薏仁、莲子、芡实和茯苓这四位“神仙”,互相补遗,其制成的汤水对人体具有健脾、养颜、降燥等诸多益处。

主料:肋排g,薏仁25g,芡实25g,茯苓25g,淮山25g。

配料:莲子若干,葱、姜、料酒、盐等适量。

1.将肋排切成寸段,装入砂锅加冷水煮开,用细孔筛网捞出血沫。

2.提前三小时用清水浸泡薏仁、芡实、山药和茯苓等,将所有材料放入排骨汤里,加入生姜、葱白和1勺料酒。

3.将煲内汤煮沸后小火慢炖2小时左右,至排骨和配料均熟透酥软;调入盐开大火2分钟;盛入碗中撒上少许胡椒粉和葱花,便是一碗咸鲜味美的滋补好汤。

温热服用。

调养脾胃、润肺降噪;兼有美白肌肤、减皱淡斑的功效。

用于防治疾病、辅助治疗、病后调理、摄生自养等。

1.薏米性寒,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温的功能。

2.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

3.淮山味甘,性平,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清热解毒。

不能与其它药物同时服用,忌烟酒辛辣大荤。 

茯苓山药包

十六病区

中医有“天人相应”之说,立夏后人体气血旺盛于表,而虚损于内,故脾胃更加虚寒。而脾胃功能是决定食疗效果的关键。故此次食疗我们推荐具有健脾开胃功效的“茯苓山药包”。

:山药粉克、茯苓粉克、面粉克、肉、豌豆、胡萝卜、料酒、食盐、酱油、各适量。

制作

1、将山药粉、茯苓粉置大碗中,加冷水适量浸成糊状,移火上蒸30分钟,取出调面粉和好,发酵调碱制成软面。

2、将猪肉胡萝卜剁茸,与豌豆一起倒入盆内,加酱油拌匀,再加其余调料,搅拌成馅。

3.按常规制成包子,上笼用武火蒸约15分钟即成。

用法

可供早晚餐或作点心食用。

功能

安心养神,健脾开胃,除湿化痰,利水肿。

主治

适用于脾胃虚弱、小便不利、心悸失眠等症。

方解

1.山药味甘,性平。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等功能。

2.苓茯性平,味甘、淡。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等功能。

3.豌豆性平,味甘。具有益中气、止泻痢、利小便、消痈肿、解乳石毒之功效。

4.胡萝卜性平,味甘。有健脾和中,滋肝明目、化痰止咳、清热解毒的作用。

注意事项

湿盛中满,或有积滞、有实邪者不宜使用。肾虚多尿、虚寒滑精、气虚下陷、津伤口干者慎服。忌米醋。

编辑

徐凯琳、廖泽栋

摄影

易红梅、吕晓军、吴侃男

审核

护理部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