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药部位」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性味」甘,温。「归经」入肺、脾经。「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托疮生肌,托毒排脓,利尿,生肌。「主治」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自汗、水肿。「附方」1、体虚自汗。黄芪5钱,白术3钱,防风2钱。水煎服。(玉屏风散)2、脾胃虚弱以及气虚下陷引起的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黄芪4钱,*参、白术、当归各3钱,炙甘草、陈皮、升麻、柴胡各1.5钱。水煎服。(补中益气汤)3、失血体虚。黄芪1两,当归2钱。水煎服。4、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黄芪1两,当归、龙眼肉、五味子各5钱,红枣10枚,黑豆1两。水煎服。5、脑血栓。黄芪0.5~1两,川芎2钱,当归、赤芍、地龙、桃仁、牛膝、丹参各3钱。水煎服。6、白细胞减少症、贫血。生黄芪、鸡血藤各2两,当归1两,*参、熟地黄各5钱。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孕妇当归减量。7、乳汁缺乏。黄芪1两,当归5钱,王不留行、路路通、丝瓜络、炮山甲各2钱。水煎服。8、各种神经性皮炎。黄芪、*参、山药各5钱,当归、莲子、苡米、荆芥、蛇床子、牛蒡子、地肤子、蝉蜕各4钱,甘草2钱。有感染者加生地黄3钱,黄柏4钱。老人、儿童酌减。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并用热药渣搽患处。9、小便不通。用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小儿减半。10、酒疸黄疾(醉后感寒,身上发赤、黑、黄斑)。用黄芪二两、木兰一两,共研细。每服少许。一天服三次,酒送下。11、白浊。用盐炒黄芪半两、茯苓一两,共研细。每服一钱。12、萎黄焦渴(每与痈疽发作,先后伴随)。用黄芪六两,一半生焙,一半加盐水在饭上蒸熟;另用甘草一两,也是一半生用,一半灸黄。二药共研细。每服二钱,一天两次。也可以煎服。此方名“黄芪六一汤”。13、老人便秘。用黄芪、陈皮各半两,研细。另用大麻子一合,捣烂,加水揉出浆汁,煎至半干,调入白蜜一匙,再煮过,把黄芪、陈皮末加入调匀服下。两服可通便。可以常服。14、血淋。用黄芪、黄连,等分为末,加面糊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15、少淋。用黄芪、人参,等分为末。另用萝卜四、五片,加蜜二两,稍稍灸过后,蘸药末吃下,以盐水送服。16、吐血。用黄芪二钱半、紫背浮萍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姜蜜水送下。17、咳脓咳血,咽干(这是虚热,不可吃凉药)。用黄芪四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热水送下。18、肺痈。用黄芪二两研细,每取二钱煎汤服。一天可服三、四次。19、甲疽(趾甲边红肉突出成疽)。用黄芪二两、茹一两,醋浸一宿,加入猪油五合,微火煎成二合。去渣,取脂涂疮上。一天三次。20、胎动不安(腹痛,下黄汁)。用黄芪、芎各一两,糯米一合,水一升,一起煮到半到。分次服下。21、阴汗湿痒。用黄芪酒炒后研细,切熟猪心蘸着吃,有效。「用法用量」3~5钱,大量可用至1~2两。「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原形态」膜荚黄芪(卜奎芪、口芪):多年生草本,高0.5~1.5米。根直而长,圆柱形,稍带木质,长20~50厘米,根头部径1.5~3厘米,表明淡棕黄色至深棕色。茎直立,具分枝,被长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基部有披针形托叶,叶轴被毛;小叶13~31片,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0.8~3厘米,先端稍钝,有短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有白色长柔毛,无小叶柄。夏季叶腋抽出总状花序,较叶稍长;花萼5浅裂,筒状;蝶形花冠淡黄色,长约1.6厘米,旗瓣三角状倒卵形,翼瓣和龙骨瓣均有柄状长爪。荚果膜质,膨胀,卵状长圆形,长2厘米余,先端有喙,被黑色短柔毛。种子5~6粒,肾形,棕褐色。内蒙古黄芪(红蓝芪、白皮芪):形似上种,惟其托叶呈三角状卵形,小叶较多,25~37片,小叶片短小而宽,呈椭圆形。花冠黄色,长不及2厘米。荚果无毛,有显著网纹。「生长环境」膜荚黄芪:生于山坡灌丛及旱坡砂质壤土地区。内蒙古黄芪:生于山野。「分布地域」膜荚黄芪: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东、四川和西藏等省区。内蒙古黄芪: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和西藏等省区。「采集收藏」春、秋季采挖,除去泥土、须根及根头,晒至六七成干,理直扎捆后晒干。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炮制」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蜜黄芪:将黄芪片加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稍闷,放锅内炒至黄色并不粘手时,取出晾凉(每斤用炼熟的蜂蜜25斤)。「药理作用」1、正常大鼠饲以含黄芪粉末的事务1周后,测其耗氧量比服药前逐渐增加。2、能加强正常心脏收缩,对衰竭的心脏有强心作用。3、本品能使管状血管和肾脏血管扩张,并使全身末梢血管扩张,皮肤循环畅盛,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4、实验者在自己身上进行了利尿试验,证明黄芪有中等的利尿作用。5、黄芪磨成粉末加入饲料给大白鼠喂服3日,有阻抑实验性肾炎的作用。6、黄芪对小白鼠有镇静作用,能维持数小时。7、家兔口服黄芪,可使血糖明显下降。8、对大白鼠离体子宫具有兴奋收缩作用。9、抑菌试验:本品在体外对志贺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相关论述」1、同属植物中下列数种植物的根在不同地区也作黄芪入药。(1)黑毛果黄芪(白芪),分布于甘肃、青海和四川等省。其根甘肃称白大芪、马芪,青海称土黄芪,亦作黄芪入药。(2)金翼黄芪,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省。其根河北称小黄芪,甘肃南部作小白芪入药。(3)多花黄芪,分布于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及西藏地区。其根四川作川绵芪或白绵芪入药。(4)茂汶黄芪产四川茂汶县。(5)云南黄芪,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在西藏部分地区以根作黄芪入药。(6)梭果黄芪,其根具有膜荚黄芪的利尿降压作用,但强度较弱。四川理塘有以代黄芪用者。2、同科岩黄芪属的多种植物,商品称为红芪,有时作黄芪入药。3、个别地区过去常有将豆科苜蓿属植物的苜蓿(安徽),草木樨属植物草木樨(东北),白香草木樨(山西),锦鸡儿属植物锦鸡儿(华东),棘豆属植物蓝花棘豆(河北、山西),小花棘豆(青海),野扁豆属植物毛野扁豆(河南)和锦葵科锦葵属植物圆叶锦葵(江苏),蜀葵属植物药蜀葵(新疆)等的根称“土黄芪”或直接混称“黄芪”的,应注意鉴别,不要误作黄芪使用。
-本文结束-
本文仅普及本草常识,不做处方
如需使用,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对于任何形式野生动、植物的使用
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点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