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易出汗,头晕心悸、全身疲倦乏力、声音低沉、动则气短、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虚热自汗,舌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脉弱等。
气虚为功能减退,不一定有病,气虚者需补气。气虚进一步发展,即为阳虚。
补益脾气的食物
红薯:
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土豆:
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山药:
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香菇:
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和、过敏性疾病忌食。
红枣:
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者忌食。
栗子:
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补气的药物
人参:
调气养血、安神益智、生津止咳、滋补强身
人参可补脾气,用于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补肺气,用于肺气虚弱,咳嗽无力,气短喘促,声低懒言,咳痰清稀。益肾气、助肾阳。
黄芪: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
气虚者多有脾胃虚弱,因此饮食不宜过于滋腻,应选择营养丰富而且易于消化的食品。今天,岐黄国医带来几款温和进补、改善气虚体质的家常食谱,有需要的朋友记得收藏!
黄芪豌豆粥
材料:
荞麦80克,豌豆30克,黄芪3克,冰糖10克
做法:
①荞麦洗净,泡发;豌豆、黄芪分别洗净。②锅置火上,倒入清水,放入荞麦、豌豆煮开。③加入黄芪、冰糖同煮至浓稠状即可。
功效:
补气养血
参果炖瘦肉
材料:
猪瘦肉25克,太子参克,无花果克,盐适量
做法:
①太子参略洗;无花果洗净。②猪瘦肉洗净切片。③把全部用料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盖好盖子,隔水炖约2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
补益脾肺、益气生津,益气养血、健胃理肠
双红番薯甜汤
材料:
红心番薯1个、红枣5颗、红糖40克、老姜1块
做法:
①红薯去皮洗净切刀块;②放入清水中清洗,目的是洗掉淀粉,煮出来的汤色才会更清亮;③红枣去核、姜片用刀拍扁容易入味。放入锅中烧开,慢火煮5分钟;④加入红薯块;⑤水开后加入红糖,煮至番薯熟透,大概15分钟就可以了。
功效:
补虚益气,健脾胃、强肾阴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
手撕香菇包菜
材料:
包菜克、香菇5朵、辣椒2个、玉米油适量、
盐、鲜蔬粉、生抽适量
做法:
①将食材洗好手撕好备用;②锅里加油,下辣椒爆出味;③再将香菇、包菜下锅一并炒至出味;④加适量的细盐及少许的鲜蔬粉调个味;⑤炒至食材熟透后,加少许生抽提鲜即可。
功效:
补气益肾,治疗久病气虚,食欲不振等
青椒土豆片
材料:
土豆1个、青椒1个、辣椒1个、油适量、盐、五香粉适量、生姜、醋、生抽适量
做法:
①青椒和辣椒分别切块。土豆切片,冷水浸泡10分钟以上,要泡出淀粉;②炒锅加入适量的油,爆香五香粉和姜片,加入控净水分的土豆片翻炒,待土豆片变色加入青椒翻炒,炒至大约七成熟时,加入少许浸泡土豆片的水;⑤收汁,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加入盐、生抽、醋调味,关火。
功效:
和胃健脾,改善肠胃气虚
淮山药苡仁茶
材料:
淮山药、苡仁
做法:
将淮山药、苡仁洗干净之后加入清水,然后用水煎,出来的药液当做茶水来饮用。
功效:
补中益气,令皮肤、气色等等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