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芪这样吃,补肾益精,越吃越有精神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古语有云“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黄芪是补气第一药,功效不逊于一些名贵药材,实乃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

黄芪的功效

祛湿补气

黄芪有着解脾湿、升肺气、强心气、益肾气、补肝虚的作用。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病,一些动过手术后体质较差的人都可以通过黄芪来调理。

黄芪补的是脾肺之气,比较温和,功效却很强大。除了补气之外,黄芪还有几个用处:

1、黄芪能扩张血管、预防中风、降血压;

2、黄芪能固表止汗,预防感冒,增强抵抗力;

3、黄芪能利尿消肿,有效调理水肿、肾炎,对于虚胖的人减肥也有一定的功效;

4、黄芪能托毒生肌,如果皮肤出现疮或溃疡,吃黄芪能让脓毒排出,让伤口快速愈合。黄芪对人体的心、肝、脾、肺、肾均有养护作用。

美容养颜

黄芪对于女性来说是一种益气、护肤养颜的佳品。近年出现许多黄芪美容护肤品,它的效果是能润泽肌肤、美化容颜,因此受到广大女性的欢迎。

黄芪与一些药物相结合能补气血、补虚、固表、养容美颜、健脾益胃。

建议气血两虚的人:如果你是脸色苍白的女性,可用《大平圣惠方》的药肉汤来补气血。取适量羊肉洗净切块,用滚水拖过;然后红枣去核,当归头切片,白芍、熟地、黄芪、生姜均洗净。最后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开后,改文火煲3小时。煲好之后,加以调味,药肉汤就完成了。

黄芪的适用人群

1脾气虚

饮用黄芪水的好处有很多,比如治疗脾气虚症。常见的脾气虚症主要为人体精神倦怠、气短、痰多等。将黄芪和*参、白术、茯苓等一起煎水服用,能够有效的治疗脾虚。

2心血管疾病

黄芪本来就有强心降压、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心脏病、心绞痛、冠心病、高血压等病人每天用三十克左右的黄芪水煎后代茶饮用,或者再加上枸杞、*参等药材一起泡水喝能有效保护心血管系统。

3高血压

很多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现下半身浮肿的情况。喝黄芪水能够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肿、降低血压的作用。

4糖尿病

一般的糖尿病患者都有浮肿、面色蜡黄的情况,这类人群可以喝一些黄芪水。如果患有口腔溃疡,那就在黄芪水中再加上葛根、赤芍、丹参,治疗效果会更好。

5银屑病

银屑病俗称牛皮鲜,是一种慢性炎症皮肤病。可以将黄芪、当归、生地、白蒺藜四种中药用水煎服,早晚喝一次,可以有效治疗此病。

冬季黄芪食谱推荐

补气健脾:黄芪红茶

先把黄芪放入锅中,然后加入适量清水,煮约15分钟。最后放入红茶,一起煮约5分钟,即可饮用。

黄芪味甘性平,有调和脾胃、润肺生津、祛痰、补气生阳之功效。对于脾胃虚弱、自汗盗汗、充气不足、痈疽不溃、退肿排毒等都有治疗作用。

此外,黄芪具有降压的功效,还能够利尿、抗病毒、抗衰老、抗肿瘤。

改善手脚冰凉:黄芪当归茶

有些人一到冬天手脚就开始发凉,身体非常怕冷,还容易伤风感冒、拉肚子等等。中医认为这类人是“阳虚体质”,她们不适合喝凉性的菊花茶,因为菊花茶会加重受寒。

阳虚体质的人建议冬天多用黄芪、当归这些补气血的草药泡茶喝,进而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

养颜抗衰茶:黄芪枸杞茶

每天一杯黄芪枸杞茶,可以提高免疫力,美颜抗衰老,尤其针对中老年人气喘、燥热、失眠、易感冒等非常有效,还可以防慢病,调理三高。

材料:黄芪、枸杞各10克。

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建议使用闷烧壶或保温杯,开水冲泡30分钟,味道和效果更佳)

功效:提高免疫力、美颜抗衰,防止脏器功能退化。

黄芪能补一身之气,能益气固表止汗、升阳温煦、利水消肿、养血生肌,长期坚持服用,可提高免疫力。黄芪主治高血压、糖尿病等,疮口久治不愈等病症;可降低动脉压,减慢心率,舒张冠状动脉,加强心肌收缩力等强、抗衰老的作用。

枸杞生精补肾护肝,而且可以增强人体造血功能。中医有说法,斑就是淤血,体内无淤血,血气顺畅,自然就美容颜抗衰长寿。

黄芪炖鸡汤

材料:土鸡克、黄芪10克、莲子10克、枸杞5克、红枣10、花生油10克、盐1克、姜1块、白酒10克。

做法:

1、鸡块冷水下锅,放入白酒焯水,捞起再冲洗一遍;

2、鸡块、黄芪、莲子入电压力锅,倒入足够的清水煮一个小时;

3、转炒锅,放红枣煮中火煮二十分钟,放枸杞再煮十分钟,淋入花生油,撒盐调味即可。

功效:黄芪可补气健脾、益肺止汗,又可补虚固表,治疗产后虚汗症。因此民间常用于治疗产后乳汁缺少。

土鸡性味甘温,能温中健脾、补益气血。此汤适合产后体虚、面色萎黄、乳汁过少、易出虚汗的人。

需要注意:黄芪炖鸡汤最好在产后5~7天后食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